slogon
打开

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 绘就人民生活新图景——黔西南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综述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1753266180

近期,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和全州2市6县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黔西南州未来十多年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进入新阶段。

当前正值“十五五”启动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新安全格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性、基础性意义。《规划》围绕“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系统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提升国土空间品质、加强规划实施保障”四大要点,为黔西南州建设贵州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节点城市、黔滇桂结合部区域中心、贵州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国际山地运动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全流程的科学管理、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指明了方向。

贵州省委专题会研究黔西南州国土空间规划及中心城区规划现场

立足资源禀赋  确定市县发展定位

黔西南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十五五”规划要求,发挥统一规划体系合力,以上下贯通的规划衔接机制充分发挥各类规划合力,推动国家发展规划由专项规划在“条”上细化、由区域规划在“块”上深化、由国土空间规划在“地”上保障,强化州级统筹与市县实施的有机衔接。

黔西南州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各县(市)国土空间规划及中心城(镇)区规划现场

全州各县市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科学确定差异化发展定位:兴义市着力建设山地户外运动康养度假旅游城市、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聚集区、兴义世界地质公园科普教育目的地;兴仁市着力建设贵州西部煤电铝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薏仁米全产业链示范区;安龙县着力建设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聚集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贞丰县着力建设以黄金产业为主导的生产加工基地、以桥旅融合为特色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普安县着力建设重要煤炭能源产业基地、优质茶种植及生产加工基地;晴隆县着力建设贵州西部多元化能源保供基地、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册亨县着力建设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示范区、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基地;望谟县着力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南北盘江公铁水联运物流节点。通过建立目标统一、层级分明、功能互补的规划实施体系,确保州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盘棋”推进,实现生态、农业、城镇空间的高效协同和可持续发展。

黔西南州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研究审议州级和各县(市)国土空间规划成果情况

筑牢安全屏障  夯实发展空间基础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是高质量发展的物质载体和战略支撑,自然资源则是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与命脉。黔西南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统筹发展与安全,以“多规合一”改革为契机,科学统筹发展与保护、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安全发展的坚实保障。

黔西南州政府专题会研究审查黔西南州国土空间规划现场

《规划》明确:到2035年,黔西南自治州耕地保有量要确保不低于444.33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13.76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304.45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343.48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9亿立方米。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

强化发展特色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当前,黔西南州国土空间规划面临协调高质量发展和保护、统筹发展和安全等多重任务,迫切需要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新格局。作为贵州省能源资源富集区,黔西南州通过“规划引领、生态优先、耕地保护、城乡协调、智慧监管”的综合措施,构建了科学、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黔西南州政府组织审查黔西南州及兴义市国土空间规划会议现场

《规划》明确:通过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保障农业空间需求,促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加强“两江一河”流域自然生态保护修复,推进贵州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巩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的城镇体系,扎实推进以市县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统筹水利、能源、环境、通信、安全等基础设施空间,优化防灾减灾救灾设施布局,提高国土空间安全韧性,积极融入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建设和全省“一群三带”城镇空间格局。

 构建现代体系  提升国土空间品质

如今,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黔西南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

本轮黔西南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聚焦不断提升国土空间品质,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协调产业布局、综合交通、设施配置和土地使用:优先保障能源产业、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发展空间需求;统筹安排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殡葬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完善城乡社区生活圈,促进职住平衡;严格开发强度管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利用,有序实施城市更新和土地综合整治。分类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规划》提出: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风貌特色管控。彰显城乡自然与文化特色,健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空间保护机制,加强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整体保护和活化利用,加强对城市建筑高度、体量、色彩等空间要素的管控引导,构建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景观资源整体保护的空间体系,促进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

以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目标,持续优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布局,做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预留,建设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统筹水利、能源、环境、通信、安全等基础设施空间,积极稳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防灾减灾设施区域布局,强化危险源安全风险管控,提高国土空间安全韧性。

维护规划权威  健全实施保障体系

按照定期体检和五年一评估的要求,黔西南州大力健全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预警机制,将规划评估结果作为规划实施监督考核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规划监督、执法、问责联动机制,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国土空间相关专项规划统筹管理制度,强化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按照“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的要求,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和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制度,确保实现《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如期完成。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黔西南州将以《规划》获批为契机,在加紧落实规划目标任务的同时,适应形势变化,把握战略重点,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统筹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严守“三区三线”空间管控底线,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安全韧性、协调共享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系。未来,随着规划蓝图逐步转化为发展实效,一个生态更优美、产业更兴旺、城乡更协调、人民更幸福的黔西南必将精彩呈现。

图片来源:黔西南州自然资源局、贵州日报

记者:李晓勰

编辑:王   丹

责编:王   军

编审:吴洪炳

编辑

刘泳林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李蓓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