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乌江水系河长说│贵阳做好“加减乘除法”保护南明河

动静原创综合广播
1624168020
积分商场

贵阳市是长江、珠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境内河湖众多,水系发达。2017年推行河湖长制以来,贵阳市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目前,共设立市(区)级河长37名、县级河长219名、乡级河长317名、村级河长1180名,实现全覆盖,各级河长制公示牌共1028块。自2018年以来,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河流占比逐年提高,劣Ⅴ类河流占比逐年减少,河湖管理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贵州综合广播和贵州省河长办联合推出的《乌江水系河长说》系列访谈第三期节目,与听众一起解密贵阳市“母亲河”的河长们是如何创造喀斯特地区流域综合整治的有效经验和多项全国第一的。

贵阳市河长办副主任、南明河市级责任单位——贵阳市水务局副局长刘楚霞(左一)

贵阳市云岩区副区长、南明河区级副总河长石洋(中)

贵阳市花溪区溪北接到办事处主任、南明河乡级河长余海(右一)

南明河河长制的亮点

南明河河长制的亮点

00:00 / -

贵阳市河长办副主任、贵阳市水务局副局长刘楚霞告诉主持人,贵阳市是全省率先实施河湖生态健康考核评价的地方,以区(市、县)行政管辖范围为“面”,市级河湖流域范围为“线”,编制印发了《贵阳市河(湖)考核评价细则》,建立目标明晰、权责分明的考核评价体系,量化河长制工作成效。已建成使用的贵阳市河湖大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及智慧防汛系统通过系统可实时监测水质数据和视频信息,对水质异常情况分析并自动报警,便于直观了解河流水质水文超标情况为日常的河长巡河、生态治理等管理业务提供便捷工具,推进河湖长效管护,提升河湖精细化管理水平

贵阳市河长制工作目前的重点之一是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细化工作安排、压实工作责任,加强工作调度,确保各项安排部署落细落实。

二是强化考核督导。2021年将继续以区(市、县、开发区)行政管辖范围为“面”,市级河湖流域范围为“线”,制定考核目标,完善考核体系,强化考核措施,以考核倒逼责任落实。完善务实高效的督查制度,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及时掌握下级河长及相关单位履职情况,跟踪督促问题整改。

三是科学编制方案。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贵阳贵安“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并印发实施。围绕“一河一策”治理保护措施,精细化调度,细化分解“一河一策”工作任务,逐年实现河湖治理保护任务目标。

四是强化水政执法。加强与市水政监察支队联动,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对损害河湖环境生态健康的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切实履行好保护环境、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

五是强化能力建设。充实市河长办人员设置,同时,强化大数据信息技术运用,从综合性河湖管理、专业性水旱灾害防御决策、精细化水源地管理三方面支撑贵阳市河湖监管工作,成为推进河长制的有力抓手。

南明河治理的“加减乘除”

南明河治理的“加减乘除”

00:00 / -

刘楚霞副局长用“加减乘除”法概括了贵阳市南明河的治理经验举措。

第一,提升能力做加法。南明河水污染问题在河里、根子在岸上,关键是污水处理能力欠账大、生态流量不足。对此,贵阳市把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加大生态流量补充作为根治南明河污染问题的重要抓手。

第二,降低负荷做减法。雨污管网错接、乱接、漏接、破损,污水排口、检查井设置不科学等导致雨污混流、河水倒灌,也是造成南明河污染的重要原因。对此,一是控制清水进入截污沟。实施南明河流域19条排水大沟整治工程,采取沟口改造、大沟清淤、生态系统构建等措施,有效降低截污沟和污水处理厂负荷;开展全河段截污沟漏点大排查大治理,对排查出河水倒灌、渗漏问题的花溪河上游段、小车河、南明河中天未来方舟段等区域截污沟进行修复治理。二是控制污水直排入河。大力推进截污治污、清污分流,新建污水管网65千米,改造排口263个,对33处截污沟渗漏点及14处排水口混接错接进行修复,雨污分流能力得到提升,截污沟溢流入河量进一步减少,降低对南明河污染。

第三,放大价值做乘法算好政治账、生态账、经济账、民生账,通过综合治理,放大了南明河治理政治、生态和经济价值的乘数效应。一是放大了政治价值。贵州是国家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贵阳是第一家获批建设的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为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造经验、探索路径,是我们必须扛起的政治任务。二是放大了生态价值。通过实施“一河百山千园”行动计划,将南明河流域山水、人文景观串联起来,沿河道建设湿地公园、休闲广场、滨水空间,打造了以十里河滩、阿哈湖等湿地公园为代表的滨河风光,以筑城广场、甲秀广场等为代表的城市景观,实现自然风光与水城人景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成为一条美丽的城市风景线,让爽爽贵阳·避暑天堂的金字招牌更加亮丽、更加响亮。三是放大了经济价值。通过“地下建污水处理设施,地上建商业综合体、公园广场、体育场等”模式,在有效解决传统地面污水厂臭气重、噪声大的同时,实现土地集约、环境友好、成本降低,推动了城市生态“负资产”向“正资产”转变,避免产生“邻避效应”

第四,立足长远做除法。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深入推进大数据与环境保护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成南明河流域大数据监管平台,通过对河道水质水量的实时监测和沿岸环保设施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对河道及重要排污口的精准监管,一旦发现排污超标,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开展部门联动执法,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企业偷排漏排行为,以铁的手腕护好南明河一湾清水。

贵阳市南明河综合治理的成功实践,创造了喀斯特地区流域综合整治的有效经验和多项全国第一。

一是全国第一个喀斯特地貌下创造并成功实践分段式污水治理思路的城市。以往南明河污水处理,主要采取沿线集中收集、长距离输送至下游集中处理的模式,工程建设和管护难度大,截污沟和末端处理超负荷运行,污水沿途渗漏、溢流造成污染。启动南明河综合治理工程后,贵阳市改变传统思路,按照“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近回用”的原则,分段处理、化整为零、工程前移,在南明河干、支流沿线污水量大的区域就地就近修建污水处理厂,并要求沿线新建小区必须配建污水处理设施,推动原有“末端兜底”向“前端减量、沿途分处”转变,这种做法更加符合贵阳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征要求,也降低管网建设维护难度和成本。

二是全国第一个建设分布式下沉污水处理生态系统的城市。2017年以来,全市新建的20座污水处理厂中,有14座采取下沉式建设,总的下沉式污水处理厂达16座,占污水处理厂总数的47.1%,节省管网布局、征地投资约15亿元,节约建设用地163.5亩,并推动了《地下式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技术指南》《城镇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技术规程》等国内行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破解了山地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用地难题。

三是全国第一个水环境治理领域先行先试PPP模式的城市。贵阳市于2014年就在国内水环境治理领域率先实施PPP模式,通过项目策划包装,引入社会资本116亿元,全程参与流域治理。2015年,国家财政部成立PPP项目管理中心,在完善PPP规程与指南时,充分吸收了南明河治理项目的成功经验,并于同年将该项目列入全国首批PPP示范项目之一。

四是全国第一个在城市内河治理实践中首次提出并使用浅层好氧生态河道治理技术的城市。通过改造翻板坝,控制河道低水位运行,增加水体溶解氧,抑制因厌氧反应产生的污染物在河道中沉积,提升河流自净能力。该技术被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城市广泛复制借鉴。

让南明河长治久清

让南明河长治久清

00:00 / -

刘楚霞副局长告诉主持人,下一步,贵阳市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以实际行动牢牢守好水生态底线,确保南明河长治久清,为全省、全市巩固好优良生态环境这个最大优势和发展优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出新绩,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提供支撑。

一是高质量编制《贵阳市“十四五”污水处理设施专项规划》,提高规划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动态消除南明河流域污染问题,为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做强省会、做大贵阳,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加大水资源调配,推动实施乌江供水工程,充分利用黔中水利枢纽,加大对南明河的生态补水。

三是全面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有序推进南明河全流域排水清污分流,逐步完善大型居住小区分散式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强化排水与污水全过程管理,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

四是建立污水处理厂联动调度机制,运营好已建成的34座污水处理厂,科学调度各厂污水处理量和中水排放量,全面落实“河长制”,严格执行南明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持续加强执法监管,为巩固南明河整治成效提供有力保障。

记者

赵朝亮

编辑

龙静宜 赵朝亮

责编

侯莹

编审

黄蓓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