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25日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宋宝安表示,脱贫攻坚解决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衣食住行问题,乡村振兴解决中国农村的发展问题,进一步缩短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进一步推进共同富裕,在脱贫攻坚伟大工程基础上,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是突破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发展瓶颈”、“经济瓶颈”的伟大工程。
“当前,乡村振兴必须抓住四个要素:资源、人才、科技、市场;完成资源挖掘、资源聚集、产业化加工、市场化推广、品牌化打造六个步骤。特别是在农业产业专业化品牌化打造上,要着眼市场需求和空间,使加工的产品极具特色化,形成特色产品,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市场化潜力,通过宣传、广告等展示、推荐产品属性、特色,使产品在公众消费中形成良好印象。”
宋宝安说,对于高校来说,人才和技术是最大的优势。在推进、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最核心的仍然是人才和科技,高校是人才库、成果库、科技中心,是乡村振兴的“人才智库”、“科技成果库”。因此,高校要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用学科链对接产业链,用人才链对接创新链,用知识链对接服务链,强化解决生产实践中技术问题和产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
在具体的做法上,宋宝安表示,一方面要将高校“人才智库”、“科技成果库”前移到乡村田间、企业车间,解决产业发展过程的科学理论、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发挥科技杠杆作用;另一方面,高校具有各类科研平台和人才培育平台,充分发挥高校同产业化企业推进乡村振兴联盟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各类平台的共建、共享机制,发挥高校的平台功能。
作为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排头兵”,宋宝安表示,贵州大学要充分发挥优势,为贵州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并以贵州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为龙头,有效汇聚校内外创新资源,加强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产业技术联盟等科研平台建设,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在前期学校服务的精品水果、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基础上,按照“学校(学院)+龙头企业+市县+特色小镇”模式,打造贵州大学服务乡村振兴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