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下一粒胶囊,信息就被传递到远方的屏幕上,这并不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在贵州黄牛集团六枝特区中寨养殖场,一项数字化养牛技术“牛胃电胶囊”正在肉牛养殖中进行尝试。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养殖中的新质生产力。
记者在现场看到,养殖场内的澳洲进口和牛,平均的身价在5万元以上,不需要进去挨个检查,工作人员就能够知道它们健康状况都十分良好。原因就在牛的胃部都有一个检测胶囊,能够实时收集体温、胃部的酸碱度、包括反刍、喝水情况等信息,反馈到后台的智慧监管平台上。
六枝中寨养殖负责人杨元金告诉记者,平台发现什么异常就会预警。这些指标特别有用,特别像发情监测,因为他们是繁育母牛场,错过一个发情期的话饲养成本就要增加,养殖规模比较大,通过人员肯定是观察不到位的。
一次性的电子胶囊将伴随着牛的一生,在胃中准确监测它不同时期的身体情况,目前养殖场正在部分肉牛上试用这项胶囊监测技术。同时,该养殖场的饲料投喂全流程,也已经完成数字化改造。
六枝中寨养殖负责人杨元金说,在平台上把饲养计划一下,下单就能显示到拌料间,严格按照计划量来加注,实际称重数据自动返到平台的,之前每个月库存误差比较大,现在控制在5%以内,降本增效有很大的效果。
六枝中寨养牛场是贵州黄牛集团数字化转型试点之一,牛只存栏量、出栏计划等数据都会实时显示在这个智慧养殖管理平台上,由位于贵阳的黄牛集团总部统一监管调度。
贵州黄牛产业集团信息产业部部长徐磊说,了解每一个牛场生产状况,生产管理不好的会及时进行技术上的服务支持,数字化监测普及开的话整个贵州省的肉牛产业,会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资源,将来的品种的繁育改良,成本的降低,都会带来巨大的帮助。
今年3月平台完成了可视化功能更新,目前已有黄牛集团合作的120多个养牛场完成数据接入,实现5万多头牛只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并逐步在全省推广。
贵州黄牛产业集团副总经理张勇告诉记者,贵州肉牛产业相对是比较分散的,进入到平台系统的统计分析,有利于推动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养殖。这样一种模式,能够很好感知和把握产业的发展态势,提高了整个产业发展的计划性,对他们制定下一步的有效产业措施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