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走,去湄潭当茶园主!贵州省农交中心让闲置土地变现“生金”

动静原创
1639800360
积分商场

在湄潭县兴隆镇兴隆村的茶园里,工人们正在对茶叶进行冬季管护,负责人秦信奎向记者介绍:“这片茶园是今年我们在农交中心的交易平台上流转的200多亩地,相比过去,无论是前期同村集体沟通各种土地确权、定价的事情,还是后期我们的茶园再次流转,有平台做保障,茶园主自己也放心。”

该公司以“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茶园主”五位一体的利益联结模式进行经营,通过从村集体取得种植基地,委托农民用统一的标准进行管理,吸引全国各地的人再次流转土地投入资金成为茶园主,拥有自己的定制茶园。在此过程中,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最终打造高标准生态茶园基地,实现茶园经济价值转换,带动茶农增收。

该模式中,农户能够有流转土地收入、管护茶园、采购茶青和茶青补贴的收入。秦信奎表示,如今一年每亩地农户能增收2000元左右,等茶叶行情好的年份,增收或许能达到每亩3000元。

作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湄潭县成为贵州省农村资源资产权益交易中心的第一个试点县,通过省农交中心平台,可完成各类农村资源资产权益的流转交易,促进农村各类产权有序顺畅流转,保障交易双方的权益。同时,交易中心联合服务公司引入优质的产业规划、测绘、财务管理、法律咨询、价值评估等各类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形成了集确权管理、金融服务、设计规划、资料收集、资产评估、地勘测绘、项目包装、产品上架、权证代办、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减轻了农村资源资产交易双方的办理负担,同时实现市场化收益。

目前,该生态茶园基地的茶园主已从21名增长至120多名,遍布北京、上海、深圳等各大城市。“明年我们计划再流转300亩土地,目前已经有290多亩办好了确权。”秦信奎说,“许多茶园主现在每到春夏,都会带上家人朋友来基地体验采茶乐趣,带动了这一片的旅游、民宿经济。前几天,还有一个上海的茶园主打电话来说,春节要带着一家老小过来过年,大家不仅爱上了湄潭茶也彻底爱上了湄潭这个地方。”

在离兴隆村不远的仙谷山村,“交易就上平台”的观念正深刻影响着村民。无论是土地、林权还是宅基地,村民手中每一块地的流转、出让,基本都通过平台挂牌交易。基地负责人刘子军向记者介绍,“我们村现主要发展茶叶,过去村里的荒地、空地,很多都送给人在使用,现在通过平台大家能有收益都很开心。未来我们计划利用这些地发展红高粱、林下食用菌等产业,一来解决土地荒芜,二来解决本地就业问题,三来让农户增收的同时壮大集体经济。”今年11月,刘子军代表村集体将村中一块无人照看的闲置林地在确权后,挂牌上省农交中心平台出让,52.08亩出让价格评估为41.66万,每亩价值近8000元。

随着今年1月1日实施的新土地法中规定“允许农村集体用地入市交易”后,除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等纷纷上网挂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正在成为释放农村土地价值的新领域。3月份,湄潭县鱼泉街道新石居一块27.8亩40年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通过省农交中心平台挂牌出让,价值671万元,每亩价值24.1万元,与城市建设用地几乎同价。

省农交中心总结成功经验、开创先进做法,探索出一条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让农村闲置土地变了现,给乡村振兴带来蓬勃生机。

记者

阮博文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李佳

编审

刘玮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