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我的扶贫故事】周骆斌: “三头六臂”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干部

1608041820
积分商场

     周骆斌,杭州市上城区清波街道正处级干部,一位千里迢迢不远万里从杭州奔赴贵州山区的帮扶干部,从2018年4月到雷山县挂任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问东西、为爱黔行,坚决扛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责任,扎实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教育保障、文化旅游等各项工作,展现了杭州帮扶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优良作风,为雷山如期实现整县“减贫摘帽、精彩出列”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当地人口中的“哪吒县长”,一个身怀“三头六臂”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干部。

东西协作“联络员”

(2019年3月16日,吉利雷山云尖茶业公司建成投产运营)

     在周骆斌看来,能到西部地区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是人生中最宝贵的锻炼机会和人生经历。来到雷山工作后,他第一时间深入当地贫困村,深入了解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和当地产业结构,把准当地群众最现实的需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他主动对接引进杭州帮扶资源,切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他不厌其烦地沟通对接,一批又一批杭州企业来到雷山,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全面推进区县、镇街、村社三级结对和两地中小学、卫生院的结对帮扶,2019年还实现了雷山县37个深度贫困村与杭州企业的结对全覆盖。特别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团2018年投入2000万元,在雷山建成了全县最大的茶叶加工厂,成立了雷山云尖茶业实业公司,注册了“雷山云”的商标;开发了雷山云尖、雷山云雾、雷山金红、雷山红梅等产品体系;2019年又与故宫博物院联合推出了“宫禧福茶”,与杭州娃哈哈集团合作开发了扶贫专款茶饮,实现了10万斤雷山夏秋茶的采摘,提高了茶园的亩产。吉利集团“吉时雨”的扶贫模式获得全国政协主席汪洋的批示肯定。

     有一次,他深入到西江镇麻料村,看到国家非遗大师们精心制作出来的银饰都静静地躺在家里,没卖出去,他感触很深。后来,他多次到网易集团对接,在他的努力下,2018年网易严选来到雷山开展结对帮扶。网易严选团队在充分调研雷山苗族文化的基础上,引进专家团队,帮助雷山设计IP形象和区域性公共品牌,开发农特产品和文创产品68件,并在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建成了全国第一家消费扶贫体验馆,通过“线上线下”联合销售的方式,带动黔货出山。网易严选的电商消费扶贫模式获得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表彰。在网易严选成功帮扶雷山的基础上,2019年5月,周骆斌又与网易雷火共同探索“游戏扶贫”的新模式,在热门游戏《逆水寒》中植入苗寨场景,并将售卖虚拟苗族装备的收入全部捐赠给雷山教育事业,同年12月19日活动正式推出,至今已经筹集到资金68万元。

脱贫攻坚“战斗员”

(在帮扶联系村走访的周骆斌)

     在挂职期间,周骆斌始终保持“5+2”、“白+黑”的工作状态,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经常工作到最后一个离开县政府办公室。除东西部扶贫协作外,他还分管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工作。作为教育行业作战指挥部的总指挥,他亲自抓“控辍保学”,经常深入贫困户家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辍学学生返校,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全部核查劝返,实现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学生“零辍学”的目标;他亲自调度落实教育资助政策,确保做到“应助尽助”,并积极筹措社会捐赠资金,把资助范围扩大到“边缘户”贫困学生,进一步巩固教育保障;他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先后与贵州水利水电职院、贵州省财政学校、北京百年职校、马钢技师学院等学校对接,积极开展合作办学,为雷山县的贫困学生提供免费学习的机会;他还积极引进杭州市上城区的名师名校长,担任雷山县丹江小学、思源实验中学和雷山民族中学的校长,并大力实施“组团式”帮扶和远程教育,有力地提升了雷山的教育教学水平。

(周骆斌在大塘水上粮仓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来到雷山后,他了解到文化旅游是雷山县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于是,他全力推进文旅融合和全域旅游,开展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西江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开发了《西江盛典》、《蝴蝶妈妈》等精品演出,建成了白岩牧云涧首个乡村精品民宿,打造了“蝴蝶妈妈的世界”公共文化品牌和扶贫车间,连续举办雷山苗年、环雷公山超百公里跑挑战赛、环雷公山自行车赛等文化体育活动,探索了“旅游+”“非遗工坊”等扶贫模式,被国家文旅部和贵州省委省政府作为经验推广。

贫困群众“服务员”

(周骆斌在田间地里实地调研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

     在挂职期间,周骆斌始终怀着真挚的感情,经常深入联系村寨,走访贫困群众,帮助解决困难。虽然他的联系村地处距离县城最远的达地水族乡,但克服重重困难,翻山越岭、不辞辛苦,到联系的村寨走访,详细了解并尽量解决贫困群众的生活需要和村里的发展需求。2018年8月,他来到高车村走访,村支书告诉他村里想发展肉牛养殖,壮大村集体经济,周骆斌听了很高兴,鼓励村干部要精心谋划、仔细核算、引进技术、学习管理,2019年他先后安排96.8万元资金,帮助高车村建成了100头规模的肉牛养殖场,通过产业扶贫有力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2019年11月,他到达地乡调研时了解到学校建设有需求,又筹集到11万元支持乌空小学建设塑胶篮球场、也蒙小学购买课桌椅,并赠送了价值10万元的羽绒服。2019年12月,周骆斌了解到县第二中学的贫困学生金俊凤身患重度地中海贫血病,需要每月输血维持生命,但由于父亲患脑梗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输血费又不能报销,家庭非常困难,他第一时间筹措2万元资金送到金俊凤家中,鼓励她要热爱生活,积极治疗,还联系杭州医疗专家争取手术机会。为了帮助贫困残疾人创业,他安排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150万元,实施残疾人百户创业计划,带动300名贫困残疾人通过养殖、种植、手工制作的方式自主创业,极大地鼓励了贫困残疾人自食其力,勤劳脱贫,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周骆斌在田间地里与群众深入交流)

     周骆斌始终聚焦东西部扶贫协作主责主业,按照“雷山所需、杭州所能”,精心谋划工作思路,深耕对口帮扶责任田。他坚持“优势互补、互帮互学、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原则,紧扣组织保障、资金项目、人才交流、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携手奔小康六支“臂”,扎实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为雷山县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组织保障之“臂”

(周骆斌在网易严选雷山体验管实地查看运营情况)

     2020年8月7日这天,在周骆斌精心筹划下,雷山县委副书记、县长袁刚带队赴杭州上城区实地走访了企业、学校和医院,并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高层列席座谈会。像这样的两地走访联络,每年都会有两三次,两地党委政府领导常态化互访,两地人社、教育、卫健等相关部门经常性交流,使两地协作关系更加紧密,形成了两地一盘棋、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全力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工作格局。

资金项目之“臂”

     上城区不断加大资金帮扶力度,2016—2020年雷山县共获得对口帮扶资金1.33亿元。周骆斌深知帮扶资金来之不易,他聚焦“产业、就业”两大重点,想方设法将钱用到刀刃上,经过多次下乡入村调研,选定了对口帮扶项目73个,打造了笋用竹育苗基地、茶园基地、食用菌产业园、天麻产业园、能繁母猪基地、黄牛养殖场、山羊养殖场等一批特色产业项目;兴建了非遗产品扶贫车间、消费扶贫车间、腊肉加工厂等一批就业基地;建成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宿舍楼、合约食堂、望丰乡卫生院医技楼等一批民生项目,为雷山县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实施的对口帮扶项目中,2018年分红165.54万元,2019年分红169.32万元,2020年分红282.85万元,还通过土地流转、劳务就业、公益性岗位带动16485名建档立卡户持续稳定脱贫。

人才交流之“臂”

(周骆斌向学校捐赠)

     周骆斌深知,对口帮扶,人才是关键,想扶贫,先扶智,他紧盯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不断与上城区拓展扶贫协作领域,以人才交流为途径,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由单一的经济合作向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多领域进军,用人才撑起扶贫协作“脊梁”,扶智又扶志。上城区先后选派党政干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教育专业技术人员,到雷山县开展为期3年、1年半等不定期挂职,尤其在教育和医疗方面,两地开展教育“组团式”帮扶,实施“银铃计划”志愿服务,杭州市先后选派优秀教师挂任雷山县丹江小学、思源实验学校、民族中学校长,传递先进教学理念,培育优秀教师队伍,打造了新的亮点;两地开展医疗“组团式”帮扶,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对帮扶雷山县人民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积极探索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建立远程医疗协作关系,帮助提升医疗水平。通过观念互通、思路互动、技术互学、作风互鉴,有力促进了雷山干部观念转变和能力提升,为雷山打造了一批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产业合作之“臂”

(周骆斌在雷山县乌流笋用竹基地查看竹子生长情况)

     周骆斌为了聚焦脱贫增收,他借力东西部扶贫协作,借助帮扶资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多渠道、多途径促进当地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实现产业扶贫从“大水漫灌”走向“精准滴灌”。为了帮助雷山发展笋用竹产业,他多次亲赴浙江农林大学对接,邀请专家到雷山实地考察,帮助选定了适合雷山种植的高节竹品种,2018年12月,浙江农林大学与雷山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雷山发展笋用竹产业开展全程技术指导;2019年他又联系杭州赠送了10000株高节竹苗,并帮助开展栽种技术培训。周骆斌通过调研,发现雷山茶叶品质非常的好,于是他又重点支持茶产业,积极对接浙茶集团,以“黔货出山进军营”消费扶贫活动为牵引,提升雷山茶叶品质,拓展黔货出山进军营,帮助销售雷山吉利云尖茶叶,助力雷山脱贫攻坚。除此之外,在周骆斌积极努力下,雷山还大力发展药产业、菌产业、能繁母猪基地、黄牛养殖场、山羊养殖场等一批特色产业项目,在对口帮扶框架下,雷山县和上城区多方面开展经济合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创新协作方式,扩大协作范围,努力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尤其是发展天麻产业,新增种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乌杆天麻19万平方米;投资940万元建成雷山县乌杆天麻产业园,采取“政府+高校+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打造融合天麻菌种研发、育种、种植和成品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基地。

劳务协作之“臂”

(周骆斌在肉牛养殖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实地查看肉牛长势)

     经常下乡入村,周骆斌深刻地感受到,家庭的贫困往往是由于家庭成员没有劳动力,或者是有劳动力又没有就业渠道而导致的。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周骆斌结合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要求,通过强化劳务输出、强化就业培训,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的就业难题。他通过建立健全“五位一体”的劳务协作机制,每年组织杭州企业赴雷山开展劳务专场招聘活动,组织大量雷山籍建档立卡户到浙江务工。同时强化就近就业,通过对口帮扶项目、兴建扶贫车间、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浙江籍企业用工等方式,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利用杭州市商旅集团、上城区投资控股集团等企业捐赠的资金540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432个。在就业培训方面,周骆斌通过组织开展烹饪、家政、电工、绣娘等劳动力技能培训,帮助贫困劳动力提升就业技能;组织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讲授管理、财务、市场、电商等方面的知识,并支持贫困人口自主创业。

携手奔小康之“臂”

     在周骆斌的精心规划之下,牵线搭桥了杭州企业,他们通过产业合作、捐资捐物、消费扶贫等方式,发挥镇村、镇街、村企三级结对优势,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全面推进区县、镇街、村社三级结对和两地中小学、卫生院的结对帮扶,实现雷山县37个深度贫困村与杭州企业的结对全覆盖,上城区捐赠价值240万元的远程教育设备35套用于远程教育帮扶,捐赠价值260万元的远程医疗设备35套用于远程医疗诊疗,切实提升乡村教育医疗水平。海兴电力、佳平影业、南华期货、胡庆余堂、百诚集团、凯泰资本等80余家企业赴雷山开展帮扶,累计捐款捐物达6788.8万元;张能庆公益服务站、H·9国际大学生联盟、大船文化传媒等公益组织赴雷山开展志愿服务和文化交流活动。在周骆斌的努力下,两地的结对覆盖越来越广泛,人才交流越来越频繁,劳务协作越来越深入,招商引资越来越有力,社会帮扶越来越精彩,为雷山县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周骆斌在南脑村实地查看黄精种植情况)

     这就是具备“三头六臂”的周骆斌的扶贫故事,因为时刻把党的宗旨放在心里,他主动揽上了“联络员”、“战斗员”、“服务员”3个头衔;因为时刻把雷山人民放在心中,他按照“雷山所需、杭州所能”来精心谋划工作思路,深耕对口帮扶责任田,坚持“优势互补、互帮互学、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原则,在工作中形成了“组织保障、资金项目、人才交流、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携手奔小康”六支“臂”。

     他扶贫是真情实意、真抓实干的付出,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坚韧,是舍得小我、奉献大爱的无悔。他不负韶华,无问西东,山水为证,为爱黔行,为杭黔两地携手奔小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讯员 石德君

雷山县融媒体中心

毛春兰|编辑

李金莲|责编

李雪梅|编审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