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纲,1955年生于贵州,毕业于兰州大学,担任新华社记者长达十年,深度参与了广东乃至中国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探索的关键过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他走上创建中国特色民间智库的探索之路。二十多年来,秉承知行合一的原则,从企业到政府,为上千个客户提供了战略咨询。
作为一名贵州人,他对自己的家乡充满感情,也时刻关心着这里的人和事。去年他撰写的《日鼓鼓的贵州人》在动静APP发布,点击量迅速突破2000万。这篇文章从贵州人物说起,几千字勾勒出贵州古往今来的发展轮廓,字里行间透出对家乡的自豪之情。不少读者为之共鸣,很多人表示,这篇文章让他们重新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贵州。
8月8日,王志纲带着新书回到贵阳再会家乡父老。借此机会,贵州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苏东方专访王志纲,请他寄语贵州年轻人。
听王老师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不仅作为一个年轻人,更作为一个父亲,有了新的思考。
“没有在深夜里哭泣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那从“饥饿年代”走来的人,对新时代的我们会有更高要求吗?是,也不是。
你看,王老师给出的答案是“做自己”,但他口中的“做自己”,和当下年轻人口头里的“做自己”,是不一样的。
当下新生代的“做自己”或许是我很随性、很放纵、很洒脱。而彼端的“做自己”应该是做努力到极致自己的代名词。
那,怎么做?
王老师提到在北大演讲时,给年轻人的那三句寄语,我印象深刻,也不禁逆向思考:
“让别人接受你”——这需要我们有亲和力,放下我们自以为是的高傲,放下那不堪一击的自尊,先做到真诚、先学会谦虚。
“让别人喜欢你”——这需要我们有共情力,不是简单地讨好,也不是委曲求全的忍让,而是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让别人离不开你”——这需要我们有创新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奇,人奇我特。像陀螺一样,不停地学习,不停地成长,你就会发现哪还有那么多空闲时间焦虑和抱怨呢?!
采访接近尾声,看着当年经历了饥饿、恐慌以及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浪潮里摸爬滚打的年轻人,现在已然两鬓斑白。
不禁感叹: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在年轻。那么,年轻人,就多学一下“日鼓鼓的贵州人精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