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离不开机械化。近年来,贵州省通过集中科研力量,探索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和模式,不断提高新机具新技术推广,为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眼下正是威宁马铃薯收获的季节,威宁县雪山镇雪山村种植基地里机器轰鸣。往年依靠人工采收的马铃薯,由于使用上了收获机,刨挖、收集一步到位。
威宁自治县雪山镇雪山村村民管熠说:“我们家之前一直都是种10多亩洋芋,平时收洋芋每年都要请10多个人,要收半个月左右,今年用上这个机器,三四天就可以把15亩左右洋芋全部收完。”
针对威宁容易春旱的气候特点,贵州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通过不断试验,最终筛选出了适合当地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的种植模式和机械化采收设备。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解决用工难,还提高了马铃薯产量。
贵州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所长李飞介绍:“这种单垄双行的模式,现在我们从整地到马铃薯播种,到田间的培土到病虫害的绿色防控,一直到最后的收获,在威宁这个地方是非常适合。 ”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二级研究员夏忠敏告诉记者:“专家组刚刚对田块进行了测产,平均亩产达到3193.17公斤,比我们传统种植模式产量提高了40%左右。通过测算和总结,机械化的整地效率是人工的40倍。”
同时,为推广现代农业机具的使用,威宁县还通过合作社集中购买设备,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为村民提供服务的方式,减轻农民负担。
威宁雪山镇马铃薯种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管绍刚告诉记者:“我们总的购买了6台收获机、播种机,两台大型耕作机和翻土机,为当地的老百姓和社员提供服务,每年一亩地要节省劳动力成本800元左右。”
如今,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农机设备出现在田间地头。在遵义市播州区鸭溪镇乐理坝区,贵州首台山地辣椒收获机第一次下田试验。
“这个机子一个小时的亩采收量大概在4.5吨,一个壮年劳动力一天的采收量大概是100斤,这个机子相当于是人工劳动力的900倍。”贵州省山地农业机械研究所工程师林蜀云介绍道。
遵义市播州区鸭溪镇乐理村村民李永会说:“比人工摘快多了,机器开过去再回来就摘完了,人工的话一块地的辣椒半天都摘不完。”
贵州地块小而散的布局,限制了大中型农业机械的使用。经过与外省专家的交流再结合本省辣椒种植模式,贵州省山地农业机械研究所为当地椒农 “量身定做”这台辣椒收获机。
贵州省山地农业机械研究所工程师林蜀云介绍:“第一个亮点是采用履带的行走方式,对于贵州的丘陵山地来说,履带式具有更强的爬坡上坎的能力。第二个创新点是体积对比北方同类型的辣椒收获机不足它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缩减体积的同时保持相同的动力,对贵州辣椒收获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产业要发展,关键在技术。去年底,我省印发《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实施十九条措施,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到2019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39.1%,较“十二五”末增加了13个百分点。
不久前,省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农业科技工作,会议明确要强化资金支持、科技服务、农业设施三个保障,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贵州省山地农业机械研究所党委书记唐勇说:“水稻、小麦、油菜,从播种育苗开始,再到耕整地、栽植、植保、收获,一直到后面的农产品的初加工都可以实现机械化作业。马铃薯、辣椒、薏仁米基本上实现机械化,预计到年底我们可以达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