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在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自治县火花镇董桑村香稻田里,村民们手拿镰刀忙着收割,一派丰收的喜悦场景。
村民们手拿镰刀忙着收割
9月21日,在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自治县火花镇董桑村香稻田里,村民们手拿镰刀忙着收割,一派丰收的喜悦场景。
董桑村土地肥沃,水资源较好,种植的香稻爽口清香。为提高香稻的绿色生态品质,采取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使用农家肥、原生态种植方式,确保香稻形成特色品牌,吸引更多消费者青睐。
去年,董桑村采取由村级合作社统一发放谷种给农户试种150亩香稻,收割后村级合作社以每斤高出市场价0.1元回收稻谷,由村级合作社统一加工,以平均每斤4.5元销售,村合作社产生纯利润4万元。
村民收割的香稻
今年,农户种植香稻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户自己分散种植了600多亩香稻,本周开始收割,每亩产量达1200斤,村合作社以每斤高出市场价0.2元回收。
村民正在收割香稻
“选择优质香稻品种,以传统耕种方式种植,现代工序精加工,保品质提升量。”董桑村村支书韦举告诉记者,村合作社花了45万元安装了一条香稻精加工生产线,该生产线包括去石去杂机、碾米机、谷糙分离机、磁选机、色选机、抛光机、长厚度分级、入袋包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