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阿拉伯国家驻华大使团一行来到雷山县,参观享有"中国民间歌舞艺术之乡" "全国百座露天博物馆" "芦笙之乡"之称的郎德苗寨,感受贵州少数民族文化风情,这也是大使们此次访问贵州的最后一站。
郎德苗寨背山面水,古木参天,有着得天独厚的民族旅游资源,上寨的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些年,郎德苗寨依托乡村旅游发展,从极贫村变为家喻户晓的“明星村”,大部分村民实现了增收脱贫。
在郎德苗寨,虽然下着小雨,依然无法阻挡村民们欢迎贵客的热情,大家身着苗族盛装,向大使们敬上了醇香的拦路酒。接着,大使们欣赏了村民表演的芦笙舞,参观了苗族独有的木吊脚楼,还深入了解了郎德苗寨依靠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增收脱贫的情况。
参观完后,大使们被村民的热情好客所打动,同时为以郎德苗寨为代表的旅游扶贫的“贵州经验”点赞。
约旦驻华大使胡萨姆·候赛尼告诉动静记者,这里的苗族文化让他着迷。从贵阳乘车一路过来,他发现当地政府不仅给各个村寨通公路、通水电,还帮助村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把现代文明带到了苗寨,还发展乡村旅游帮助村民增收脱贫,这种做法非常成功,令他印象非常深刻。
约旦驻华大使胡萨姆·候赛尼
“我感觉中国在扶贫方面确实做出了非常巨大的努力,在这里我深切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中国梦从不是一个空中楼阁,而是可以脚踏实地实现的目标,我认为未来是属于这片土地的。”胡萨姆·候赛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