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初心·决战2019丨刘天信:传承民族手工艺 做乡亲致富带头人(下)

动静原创视频编辑:杨霄
1574132400
积分商场

刘天信,毕业于设计专业,曾经在广州开办工厂,后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口业务压力增大,他决定转做内销,返乡创业。

刘天信的家乡六硐乡,是一个毛南族聚居的乡村,这里的妇女世代相传刺绣的手艺,有许多的毛南族特色的刺绣工艺品。这也是刘天信回乡办厂的底气来源,但是,这几乎是从零开始。他说:“怎么对接才能让消费者买我们的产品,很受欢迎地去接受,这个是最难的。”

从创意设计的第一稿到最终稿,刘天信不知道已经修改了多少次,作废了多少稿,他就抱着一个信念:每一次修改,距离成功就更近一步了!他告诉动静记者:“我经过慢慢的摸索,还有去推销、去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最终才找准了设计的方向。”

尽管困难重重,刘天信仍然满怀信心,以家乡的绣片为基础,一下子设计出了很多的产品。

他对于产品的设计有着自己的想法:“最开始设计的东西都比较艺术感,我个人认为商品设计很漂亮就能卖出去,这个不一定。商品是由市场来决定的,所以我通过了解市场,然后综合大家的消费特点和消费理念,然后这样做出来就八九不离十。”

“工厂生产产品,不生产艺术品!”,这是刘天信在接受采访时讲得最多的话,也是他在办厂的过程中领悟最多的一件事。刘天信考察了众多国内的旅游景点,揣摩各地热销旅游商品的特点,通过不断的摸索尝试,最终设计出以贵州刺绣为基本元素,富有民族特性的旅游包袋,产品一经上市,便逐渐打开了销路。

随着市场的发展,刘天信的公司不断做大,到2017年,已经开办了3家工厂。

从“成熟”产品变成“经典”款式,从全新设计到“爆款”产品,短短的6年时间,刘天信一直在不断更新与开发,目前已经自主设计生产出30多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包袋,长期保持旺销的态势。

刘天信,银针丝线,织绣幸福未来;开拓创新,发展民族产业。这就是脱贫攻坚群英谱中,一位来自乡村的带富能手的故事。

编辑

杨霄 龙菊珍

责编

苏畅

编审

李铁流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