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央媒看贵州丨中国青年报:大山里的村寨刮起“足球旋风”

中国青年报
1686719280
今天(6月14日),中国青年报刊发新闻《大山里的村寨刮起“足球旋风”》。

最近一个月,口寨村赢了3场足球比赛,得了6只猪脚。这些系着红绳的猪脚现在还冻在冰箱里,口寨村足球队领队杨淮彰打算等球队的人齐一些,煮一顿猪脚火锅,配点鲜豆腐,犒劳大家。

今年春节,贵州省榕江县车江三宝侗寨举办了一场村级足球联赛,8个村子参赛,持续了一周。网友对标“中超”,将这一比赛称为“村超”“寨超”。

5月中旬,榕江县举办全县的“村超”,每周五到周日的晚上开赛,更多村寨参与进来。这个夏天,“村超”成为各个网络平台的热门话题,网友惊叹,原来贵州村里有这么多“梅西”,他们能踢出漂亮的远射、倒挂金钩。还有省外球迷远道而来,专门为体验这份激情。

在此次参赛的20支村级球队中,口寨村的实力中等。在“足球旋风”的暴风眼,这个两三千人的大山里的村寨也热闹起来。其备战之路,正是这个县城村级足球队的缩影。

全村的希望

周日下午3点,有人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在口寨村走街串巷。他用喇叭吆喝着:“比赛时间快到了,大家4点钟到凉亭集合,一起出发!”三轮车的车厢里,还有人咚咚咚地敲着一面大鼓。

这天的比赛是口寨村对阵一村,领队杨淮彰说这是一场“硬仗”。一村是县里的强队,口寨村与其对阵还没有过胜绩,最好成绩是打个平手。

最近一个月,杨同阳每周都要从200多公里外赶回老家,就为了参加“村超”。这名25岁的年轻人读中学时就喜欢踢球。读大学时,他参加大学生足球联赛,一脚任意球破门而入,打破了母校20多年没进过“八强”的历史。

像他这样从外地专程赶回来参赛的球员不止一个。杨淮彰说,为了让本村球员安心参赛,球队给大家报销路费或者包车接送。

口寨村是个普通的贵州山村,村民并不富裕。但一说到给球队捐钱,村民都很有热情,有的捐五元十元,有的捐一两千元。“村超”火爆全网后,口寨村球队前所未有地“阔绰”,大家已经凑了五六万元,专门作为球员的后勤保障。还有村民要捐款,村支书石丽说,钱够用了,先不捐了。

石丽嫁到口寨村12年了,在她的印象中,村里每年春节、暑假都有足球比赛。石丽的丈夫喜欢踢球,这些年过年都是在球赛中度过的。

从前石丽对足球毫无兴趣,也从不看球赛。直到今年春节,她看了一整场“村超”比赛后,也喜欢上了看球赛,“村超”一场不落地全看了。

杨同阳小时候,经常看叔叔们光着脚在铺着煤渣的地面上踢球。他读中学时也喜欢上了踢足球,甚至中考前还和几个同学一起看了场世界杯。这些年,杨同阳一走出家门,父母总会问一句:“又去踢球吗?”

杨同阳在另一个县里工作。每次回村,他得先打车到高铁站,接着乘高铁到榕江站,再转汽车回家。杨同阳不怕折腾,他笑道:“必须回来,这关系到村集体的荣誉。”

这些在社会上普普通通的“打工人”“学生娃”回到家乡,就成了万众瞩目的“足球明星”,也成了“全村的希望”。

“气势一定不能输”

除了喇叭吆喝,口寨村的微信群里也早早发了比赛通知。这次轮到第一、二、三村民组提供后勤保障,一人出5元,凑上七八百元,除了给球员和教练员买水、买冰棍,大家还要带些西瓜、卷粉,预备给现场的球迷吃。

家里的杨梅熟了,带些杨梅;西瓜熟了,摘些西瓜。村民自制的手搓凉粉、卷粉,更是必备小吃。石丽笑着说:“村民做这些小吃,都是自发的。”各村的竞争已经从绿茵场延续到了后勤保障,“大家还总想着做些别人没做过的小吃”。

热闹在比赛前就已经开始了:壮汉敲着大鼓,走在队伍最前面,跟在后面的,有穿着球衣的正式队员和十几岁的青训队员,再往后,有扎着羊角辫、挥着小红旗的幼儿园小女孩,有抱娃的年轻妈妈。有人抬着自家种的小西瓜,还有嬢嬢端着凉粉、举着糯米做的“足球”。这支色彩斑斓的队伍,在街道上浩浩荡荡地走过。

在“村超”赛场上踢球,气势和技术同样重要。杨淮彰说,每场比赛,村里都会出动百十人的啦啦队,全村有六七百名村民到场助威。“阵势压不过别的村,那不行。就算技不如人,气势也不能低于别人。”经常有村民自己带着不锈钢盆,充当锣鼓,以壮声势。

榕江的夏日炎热,一到中场休息,啦啦队员举着扇子、拿着手持小风扇,迅速冲到球员身边,忙不迭地给扇风。

这段时间,杨兵又忙碌起来。作为口寨村足球队的教练组组长,他培养了几批青训队员,杨同阳等第一批青训队员如今已成为场上的主力。最近这个月,他还要担任“村超”解说员,每个有球赛的夜晚,杨兵都至少解说一场。周六最为热闹,比赛从下午3点半一直持续到夜里12点,有时要踢到半夜1点才结束。两周前,他还和著名足球解说员韩乔生同台解说。“县里很‘给力’,配备了不错的音响设备。”杨兵说。

比赛时间快到了,看台上坐满了人。与常见的球赛观众不同的是,“村超”观众手里基本都端着小吃。这也让很多网友羡慕不已。

起初,有网友质疑看台上的观众是县里找的“托儿”。杨兵笑道:“真不是‘托儿’。”看台上的男女老幼,喊“加油”时都极为投入。有网友评论说:“给自己的兄弟、儿孙加油,哪有不卖力的?”杨同阳说,“村超”赛场上也有铲球等对抗较为激烈的动作,“但都是铲球,而不是对着人铲。如果对着人铲,我相信各村都不会同意的”。球场上的人,就算不在同一个村,也难免沾亲带故。

这里对“伪球迷”也同样友好。榕江县有16个民族,全县80%的人口是少数民族。中场休息时,球场上还有侗族大歌、多椰舞蹈等民俗表演。古州四小在足球场上办过民族服装走秀,孩子们穿着造型各异的民族服装,踩着模特步,定点、环视全场。场边摆着榕江卷粉、凉粉、西瓜等各色小吃,球迷可以免费吃。

乡村足球的未来

杨淮彰当过理发师、销售,跑过好几座城市。他现在在村里卖早餐,平时经常考虑的是“口寨村足球事业未来10年的发展”。

晚上闲下来时,杨淮彰常去村里的小广场上“转悠”。和其他散步的人不同,当看到有孩子玩球时,杨淮彰便会细心留意孩子的动作、控球能力——他是村里的“球探”。一旦发现不错的苗子,杨淮彰就会去找孩子的父母沟通,劝他们把孩子送到青训队。口寨村2010年正式成立了球队,为了让球队后继有人,又成立了青训队。

口寨村没有足球场,孩子们在口寨小学的篮球场上训练,练习颠球、传球等基本功。

杨同阳带孩子们做完枯燥的基本功训练后,会花半个小时带孩子们踢足球比赛,他鼓励孩子们寻找自己喜欢的球星,“想踢成谁的样子就去模仿谁”。

杨淮彰则经常担心如果孩子们不小心摔倒,粗糙又坚硬的水泥地会擦破皮肤,“看着很心疼”。杨淮彰说,有的村子离县城近,步行几分钟就到体育场,“踢球的先天条件好”。孩子们放假回家时,杨淮彰有时带孩子们去县体育场训练,去县城要坐10站公交车,并不方便。杨淮彰觉得,要是村里有个五人制足球场,孩子们的训练条件就会大为好转。如果那样,他们就有希望赢过一村。

“村超”火起来后,村里茶余饭后谈论的主题,从家长里短变成了球赛。很多村民不懂球,只能看出“他踢得好凶哦”。“通过足球,村子更有凝聚力了,大家没有代沟。”杨同阳说。 

编辑

王涛

责编

飞宇

编审

侯莹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