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厉害了!贵州作家何士光小说入选高考卷!

贵州都市报

1560133980

全国语文卷(Ⅲ)的一个阅读题,所用材料竟然来自贵州作协原主席、著名作家何士光小说《到梨花屯去》的选段,而且分值颇高,15分。
入选的文章。入选的文章
何士光近照。何士光近照。

都市新闻记者赵毫

一年一度的高考终于落下帷幕,学生和家长放松下来的同时,也纷纷开始关注考卷和答案。6月9日早上,记者浏览试卷时,竟然发现全国语文卷(Ⅲ)的一个阅读题,所用材料竟然来自贵州作协原主席、著名作家何士光小说《到梨花屯去》的选段,而且分值颇高,15分。看到此消息,记者采访了作者何士光、高中语文老师、此次参加高考的家长和学生,听他们谈谈各自的感受和看法。

作家:40年前写的文章入选不意外

看到消息后,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贵州作协原主席、著名作家何士光先生。他在电话里笑着告诉记者,因为外孙也参加高考了,所以当天考试回来,就告诉了自己这个消息。而9日早上,贵阳一中的一位语文教师,也在看到试卷后发来短信告知。“得到消息后,我把作品翻出来,重新读了一遍。”何士光说。

他告诉都市新闻记者,自己的小说《乡场上》曾经进入过初中、高中和大学教材,但作品被全国高考试卷引用,这还是第一次。

作品第一次被高考试卷所引用,作者是否会感到意外呢?“不意外。因为这篇文章所写的主题,就是要不忘初心,承担使命,为人民负责。”采访中,何士光肯定地回答记者。

他说,作品所写的,就是干部到村里去帮助老百姓的一个小故事,虽然是写于1979年,但和今天的时代要求,依然高度扣合。其实,就是符合当下的不忘初心、承担责任、找到差距、狠抓落实等主题。

作品被选用,那所设置的题目,特别是答案,和作者的写作预期会吻合吗? 记者在采访中,特意和何士光老师沟通了入选内容所对应的问题及答案。该材料所对应的第一个问题是,请考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进行判断,要从4个答案中选出错的,答案相对简单。

第二题则是主观题:“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该题的参考答案是:(1)、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展开提供自然的背景;(2)、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氛围的变化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3)、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

对于这几个答案,作者如何看待呢?“很好,很好,就景物来说,它(答案)已经说完了。”

第三题同样为主观题,参考答案所写的写作技巧、艺术特色以及思想内涵等,也深得何士光认可。

采访中,何士光还和记者谈到了《到梨花屯去》一文的写作背景。他说:“当年写这篇小说,就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特别拨乱反正后,社会上下都在进行了反思。根本的问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所以要以人民群众的愿望为出发点和归宿。”

“当年是这样,今天也是这样。”何士光表示,今天开展不忘初心的主题教育,那首先就要记得为人民服务的初衷、为群众服务的初心,要承担这个责任,而不是光用嘴巴说。如果读了这篇文章,就会发现,自己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和目前的主题教育是完全一致。而这也说明,为人民服务、对群众负责,是永远的时代主题。

“能选入,应该是契合了核心的主题。对我个人而言,这也是写这篇文章的初心,(答案)和自己的想法都很一致。”何士光表示,很开心40年前所写的文章,今天还有意义。

考生:不知道作者是贵州人,但答得还不错

对于本段材料的作者何士光,年轻的考生们是否知道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00后的考生们,大都不知道作者何士光就是贵州本土人。而且就住在贵阳。当下,“纯文学的普及不是很高,学生们压力大,更喜欢读些轻松的,不熟悉很正常。”贵阳一中语文教师张锐说。

贵阳实验三中考生于耀淞告诉都市新闻记者,“不知道作者是贵州的,真没想到……”尽管不知道作者就是贵州老乡,但于同学对这段材料所对应的几道题,做得“感觉还好”。

他甚至认为,作为高考题,第一道选择题“难度过低了”。另外两个主观题,难度倒是比较适中。考试中,他前两个点都写到了,第三个点没答到。

了解到作者是贵州老乡后,于耀淞表示:“这个暑假,可以找书来读读。”

相对而言,六盘水市第二中学考生兆欣艺是那种喜欢阅读的学生。她对记者说,自己更多关注当下的文学作品,虽然也知道贵州作家何士光,但确实没有读过他的作品。

“高考考试时,能在考卷上看到家乡作家的作品,这对每一个贵州人都会很自豪的。”兆欣艺表示,这道语文题不仅有时代感,而且有深度,所设置的问题,也都很好,而自己答得“也还不错”。

“考试结束后,我大部分的时间就是拿来阅读,肯定会找来何士光老师的作品,好好认真阅读的。”兆欣艺说。

老师:有利于树立贵州学子的文化自信

因为教高中语文,也热爱写作,6月9日一早,贵阳一中语文教师张锐就开始关注今年高考的语文试卷。在网络上查看全国卷Ⅲ时,她突然看到“何士光”的名字,“当时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于是赶紧给作家发了信息。

“何老师的作品时代性和地域性都很强,而每年的高考语文材料都是当前时代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了时代的需求和精神,这和何老师作品的主题和思想不谋而合。”

张锐表示,何士光的作品在全国都很有影响,是那一代作家的代表之一,更代表了贵州省的文学水准,此次能入选高考试卷,就是其价值的体现。

已经带了4届毕业生的六盘水市第二中学语文教师刘凯,不仅喜欢阅读何士光的作品,还曾打印出来,作为乡土文学的范文,在课堂上给学生阅读。“何士光的作品有很淳厚的乡土气息,很接地气,如《乡场上》、《种包谷的老人》等,读起来都特别厚重。”刘凯说。

在他看来,何士光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具有很大的探究性,不管是作为工具性的阅读材料,还是人文性的情感体验,都具有积极意义。另外,此次入选高考考卷,这对本省学生关注本土文化、提高文化自信,非常有意义。

家长:学生以这种方式重新认识贵州

对于本土作家的作品入选高考试题,家长们怎么看呢?采访中,除了少数家长表示知道何士光其人,也看过作品,更多的家长则表示,自己阅读很少,不太了解。但大家都表示,能有贵州的作品入选,还真是没想到。

家长梁先生表示,虽然自己很少阅读,但知道有贵州作家的作品入选,真是由衷地高兴。“这些年身边的同事喜欢写诗,喜欢文学的人越来越多了,想想贵州还有这样的作家,真是大好事。”梁先生说。

采访中,家长刘先生是阅读比较多的一位。他告诉记者,对70后家长这一代人来说,贵州本土作家中,除了蹇先艾,何士光就是最响亮的名字了。虽然也读过他的作品,但只知道在贵州文学界很有影响,没想到在全国也有这么重的分量,竟然入选今年的高考试题,这消息真让人惊喜。“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几十万贵州学子重新认识贵州,这很好,也很特别。”刘先生说。

相关链接

何士光,贵州贵阳人,1942年出生,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曾任琊川中学教师。著有长篇小说《似水流年》,中篇小说《青砖的楼房》、《草青青》及短篇小说集《梨花屯客店一夜》、《故乡事》等。其中短篇小说《乡场上》、《种包谷的老人》和《远行》,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曾为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曾任贵州作家协会主席、《山花》文学月刊主编、贵州文学院院长,已退休。其退休后倾力写作的新著《今生》已于2011年10月出版。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0人赞
分享

— 热门推荐 —

— 热门评论 —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