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开始我们今天的主题之前,让我们……来做套阅读理解吧。
材料一:
电视广告上某茶广告中清新脱俗的志玲姐姐端着茶杯超级温柔(dia)的说“没有茶毛毛还是好茶吗?”于是隔壁老王震惊了:喝了这么多年的湄潭翠芽、西湖龙井,原来喝的都是假好茶啊!
材料二:
某茶叶电商哭诉:销售了一斤特级都匀毛尖后,却因买家误把茶毫当成霉变,被给了差评和投诉,理由是:掌柜的心肠是黑成什么样了,竟然销售生霉的茶叶!这样的黑心卖家,不转不是中国人!
对以上两段材料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A.茶毫多的是好茶?
B.茶毫少的是好茶?
C.茶毫和茶毛是亲戚?
咳咳!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茶好和茶毫到底有毛关系!
茶毫和茶毛是同一个东西,都是指茶叶嫩芽叶上面细小的银白色绒毛,是茶树的重要特征之一,一般茶树嫩芽叶背面都有茸毛,茶叶越老,茸毛越少。当然,不同的茶树品种嫩芽叶上茸毛多少是不一样的,有的茶树品种的茸毛多,有的茶树品种茸毛少,类似于有的玫瑰品种开红色花,有的玫瑰品种开黄色花,虽是同一种植物,但是不同品种的某些特征还是会有明显差异的。
茶毫有什么用呢?
首先茶毫里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一般来说,鲜叶的嫩度越嫩,茶毫就越多,所以这个指标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作为茶叶嫩度一个重要指标。其次,丰富的氨基酸等,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茶叶产品的风味,在专业的茶叶审评中,就有“毫香”这一香气术语,同时氨基酸也构成茶鲜爽的口感。
但是,茶叶产品的品种、花样真的非常非常多,不同的茶产品有不同的外观、不同的品质特点,有毛没毛是相当正常的!不能简单粗暴的把茶毫当做茶好的唯一指标。
比如湄潭翠芽、西湖龙井就是没有毫的绿茶代表!加工时会尽量选择毫少的茶树品种,或者在加工过程中有一个“脱毫”的工艺,当然也会遇到“漏网之鱼”的情况。
再比如都匀毛尖、碧螺春就是有毫队的绿茶代表!加工时会尽量选择毫多的茶树品种,在加工过程中有一个“提毫”的工艺,从而形成“银毫显露”的外观效果。
手工提毫:制茶师傅的手已烫红,手上不是灰,全是茶毫 (图片来源:莫雪)
辛苦的茶叶加工师傅,睫毛眉毛上都是茶毫 (图片来源:莫雪)
加工车间里的茶毛球 (图片来源:莫雪)
除了绿茶,其他茶类也会和毛打交道,比如有的红茶的“金毫”。
敲黑板,小总结来了:
“茶毫”也叫“茶毛”,是茶叶嫩芽叶上面细小的银白色绒毛。茶毫里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是茶叶嫩度指标之一,能促进茶的风味,形成某些茶类的品质特点。但是,不同茶产品的品质特点不同,茶叶上茶毫的有无和多少是不相同的,所以不能简单的用茶毫作为是不是好茶的唯一依据。
最后,阅读理解你答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