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央媒看贵州丨人民日报:“中国天眼”科普基地推出多类型研学项目 研学路线适应个性化需求

人民日报
1721089920
积分商场
今天(7月16日),《人民日报》刊发新闻《暑期来临,多地文化场馆丰富产品供给、推出暖心举措 文旅需求旺 服务跟得上(解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报道了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的“中国天眼”科普基地推出多类型研学项目,研学路线适应个性化需求。

云贵高原,群山深处,过去闭塞的山坳坳,因为“中国天眼”而变得热闹起来。

“这个‘大锅’能‘看’到哪里?”这个暑假,第一次来到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的“中国天眼”科普基地,8岁的杨思远很是好奇,不断向研学导师提问。

“这个‘大锅’可厉害了!它是目前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它不像眼睛一样‘看’,而是像耳朵那样‘听’,可以‘听见’很远很远的地方。”“中国天眼”科普基地研学导师刘晨说。

眼下,“中国天眼”正带动起天文科普研学热潮,在提高全民天文知识素养方面展现出独特作用。自2016年开放至今,“中国天眼”科普基地获得了“国家科普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首批中小学生研学旅游教育实践基地”等称号。

“暑假期间,我们打造出多种研学路线,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需求,形成主题多样、内容丰富的研学体验课程。”刘晨介绍。在研学期间,孩子们既可以参观平塘国际天文体验馆、FAST光影馆和南仁东纪念馆,还可以动手搭建“中国天眼”模型、学习望远镜拼装,更能体验太空失重,观测太阳黑子,探寻宇宙奥秘。

据统计,今年暑假以来,平塘县接待研学旅游人数达1.24万人次,其中以中小学研学游和亲子游为主,预计暑假研学旅游人数将达8万人次。

“我们结合游客个性化需求,还推出以天文探秘、地质科考、民俗文化、非遗等为主题的特色研学项目。”刘晨说,“中国天眼”科普基地通过主动对接省内周边景区,开展景区研学联动合作,给游客提供更多选择。

编辑

周黔

责编

李佳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