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而在水城县,并非要等到秋天,才会有收获。
仲夏时节,行走在离县城40多公里的龙场乡龙场村,无论山头、地头、还是村头,目光所到之处,满目葱茏。一颗颗籽粒饱满的四季豆,悄悄地爬上藤蔓。
这些天,村民王兴跃前前后后就只忙着一件事——收豆。“你们摘的时候要注意,摘长的,籽籽奔涨的,有虫、不熟的不要摘!”几乎每收一袋,基地管理员王兴跃都要仔细“检验”,并不时叮嘱村民采摘“优秀的”“拔尖儿”的豆子……
近年来,龙场乡紧紧围绕产业革命“八要素”,因势利导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龙场村当克、期戛、大田、坪地等四个村民组种植600亩四季豆。今年6月上旬,就在全县众志成城攻坚“夏秋决战”时,龙场乡蔬菜产业示范基地第一茬四季豆率先采收。
“摘第一道时,每天都有百把人在地里务工,就负责采摘,手脚麻利的,一天要摘三四百斤。”王兴跃告诉记者,自开采以来,龙场乡蔬菜基地共采收四季豆200吨。
当地村民陈二香可是个干农活的好把式,尽管第一茬豆已经摘了四五次,凭着眼明心亮,陈二香依然能在别人摘过的地方发现“遗珠”,“本身就是种瓜种豆的,成天和土地打交道,哪个不厉害呀!”陈二香说。
据了解,公司按4角一斤在基地里现采现收,陈二香和同伴们现在一天的收入能有100多块,再算上土地流转费,一季下来,陈二香在家门口就能赚到三四千块钱。
不出远门也能有工打,这让陈能宽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欣喜。“修路的时候我就包了5.8公里的串户路来做,主要做泥水这一块,还和其他人一起打坝子(庭院硬化项目),现在没什么工程了,我就挨着大家摘豆子,一天也能挣一百八十块钱。”在陈能宽看来,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逐步完善,产业革命不断向纵深推进,打工何必去他乡,在村里就能脱贫。
长线布局,短线补充,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的龙场乡结合自身地理气候优势,大力发展高山冷凉蔬菜等短平快产业,在推进产业扶贫上下足“绣花功夫”,为夺取脱贫攻坚全胜注入产业发展新活力。
选定了“种什么”产业,如何销、销往哪里等市场因素也必须考虑进去。贵州欣永创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夏飞告诉记者,所有采收的四季豆在公司的冷藏保鲜技术下,通过冷链物流直接运往香港和东南亚等地,上架销售,有效打通了销售渠道。
夏飞说:“龙场是水城县茶叶主产区,在这里种植高山冷凉蔬菜,最大的考虑是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比较适合,像这样无污染、无公害的时蔬一般出口都很好卖。”
龙场乡分管农业副乡长彭雨向记者介绍,龙场乡蔬菜种植基地引进贵州欣永创农业有限公司负责种、管、销,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自投入运行以来,解决了包括龙场村在内的300多名群众务工,有效带动当地贫困户增收脱贫。
往期推荐
捐赠物资12.58万元,水城县卫生健康局携手企业助力脱贫攻坚
来 源:天眼新闻
编 制:水城县融媒体中心
总 监 制:伍淋
总 编 辑:杨剑
值班主任:郭宇翔 李涛
编 辑:杨梅 杨浩
责任编辑:田丹(见习)宋涛(实习)
热 线:0858-6665333
投稿邮箱:scxrmtzx@163.com(请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