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笑傲黔道难,辟山开路向“黔”进

动静原创综合广播
1569886020
积分商场

壮丽70年•奋进新贵州

——红土地上的“心”未来

对于贵州来说,路的故事很长很长。从历史上“连峰际天,飞鸟不通”的夜郎,变身成为如今畅通无阻的“高速平原”。天堑变通途的背后,是一次又一次对黔道难的挑战和跨越。1986年8月15号,全长137公里的贵阳至黄果树汽车专用公路破土动工。这是我国西部地区最早开工建设的一条高等级公路,它的建成通车结束了我省没有高等级公路的历史,开启了贵州公路建设的新纪元。

2019年国庆黄金周,全省各大景区游客大增,一条条“黄金大通道”将贵州“养在深闺”的宝贵旅游资源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随着车轮滚动的,还有贵州经济的飞速发展。东接湖南,西连云南,北上四川、重庆,南下广西的高速公路网,让贵州实现了盼望多年的“通江达海”梦,也使得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驶上了快车道。而这一切裂变的开端,还得归功于30多年前一条公路的建设。

“我们贵州在1949年的时候,不成等级的公路加起来才3900多公里,勉强能通车的只有1950公里。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1985年,通车里程已经达到了27999公里,但是都是一些三级公路、等外级公路,仍然没有一条像样的一级公路。1986年8月15号,我们贵州迎来了一个转机,开工建设了贵黄高等级公路。”贵州公路集团下辖的黔贵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时任省公路工程公司第一工程队副队长邱江回忆。

贵州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因交通落后历来被外界视为畏途, 1986年8月15号,贵阳至黄果树汽车专用公路破土动工,迎来了贵州公路建设的新纪元。邱江介绍,“贵黄公路是我们西部地区最早开建设的一条高等级公路,总投资是3.03亿人民币。现在修3公里的钱,在那时候我们修了137公里。”

一个山区穷省上下齐心勒紧裤腰带挤出钱来修路,为的就是要改写“涉历长亭复短亭,兼旬方抵贵州城”“黔道更比蜀道难”的历史。

从潜孔钻、空压机打眼开始,到放完炮后推土机推,挖掘机装,翻斗车运,刮运机找平,振动压路机压实,贵黄公路上的这一整个机械作业绝非传统作业方式能比。

贵州公路集团旗下的黔贵工程技术服务咨询公司党支部书记、时任省公路工程公司施工科试验室技术员黄经祥回忆说,在路面的施工中,贵州当时还从英国、西德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拌和机、摊铺机。

而拿下“卡脖子”的蔡家关大拉槽,整整花了25个月。这段长196米、高62米的拉槽仅开挖的石方就达25万立方米,相当于平原地区修建20公里一级公路的土石方量。工人们披星戴月,才把贵黄公路上这个尤为关键的难关克服,光是人工投入就达到了13万个,非常不容易。

从开工至1991年5月16号竣工通车,五年的修路时光,有无数的筑路人为之奋斗,省交通宣传教育中心原副主任陈远松将这段历史誉为贵州公路交通发展的时代分界线。他说:“通车的时候,有的参加施工的人已经到新的工地去了。听到这个消息,每一个人心里都高兴,大家就相当于是一个节日。贵州人民的精气神,眼界、思路一下子整个提升。”

坦途连万家,彩虹跨涧溪。沿着贵黄公路一路驰骋,越过烟波浩渺的红枫湖,蜿蜒穿行在平坝、安顺、镇宁、关岭的崇山峻岭之间,最后在举世闻名的黄果树大瀑布前戛然而止。

贵州黄果树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经理徐启荣表示,贵黄公路建成通车为我省西线旅游和黔中腹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他说:“原来去贵阳要坐一天车。贵黄公路开通以后,2个小时就到了。中途没有停车,没有上下客。老百姓出行方便了,也便捷了到黄果树旅游的游客的大交通。”

由于贵黄公路穿境而过,贵阳市西北方向城乡结合处的金关村也享受到了红利。金关村主任杨正发介绍,贵黄公路建设征地,村里得了45万元补偿款,办起了棕刚玉磨料厂,走上了兴办乡镇企业的致富路。便利的交通条件,还为当时的金关村引来了一批“金凤凰”。“最红火的时候,全村的社会总产值就达到8.4个亿了,人均收入大概在5000元左右,出口创汇达350万美元。”杨正发兴奋地说。

贵黄高等级公路从无到有,一变带万变,贵州全省公路交通也随之走向了从少到多、由通到好、由低等级到高等级的发展历程。2001年,贵州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凯里至麻江高速公路建成通车。2008年年底,贵州高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00多公里。2015年,全省88个县市区全部贯通高速公路,贵州成为西部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省……

省交通运输厅巡视员章征宇介绍:“2018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6453公里,在建2082公里高速公路,出省通道达到18个,通车里程上升至全国第7位,高速公路综合密度上升至全国第1位,山地贵州改变了山区地形地貌的制约,更加凸现了贵州作为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的战略位置。”

依托一条条通衢大道,一场因交通而起、因交通而兴的变革正在贵州大地上演。从2008年开始,省财政部门以10亿元为基数,每年按照10%的比例递增,专项安排用于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章征宇表示,“1949年至2018年,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1195.38亿元。70年间,全省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5步大的跨越,投资总额连续5年超千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国交通投资稳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如今,驱车行驶在四通八达的贵州“高速平原”上,山高谷深已入画,奇峰叠翠谱成诗。四横五纵的交通网络如同一根根主动脉,正在为贵州注入发展的勃勃生机。徐启荣介绍,受益于路网的完善,2018年,黄果树旅游区接待游客2239.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3.27亿元。

他说:“得益于全省大交通的大布局,现在贵州的旅游已经不是以黄果树龙宫屯堡为主的单独产品,东南西北几条线,各有各的特色,四季不同,游览的角度也不同,观看的内容也不同,给游客带来的就是一个真正的多彩的贵州。”

从秦开“五尺道”、汉通“西南夷”、奢香夫人建驿道到贵黄高等级公路开通、县县通高速……沧桑巨变的背后,无一不彰显出贵州人敢闯敢拼的实干精神,而历史将不会忘记贵黄公路是怎样在当时经济尚不发达的贵州蹒跚起步,走向现代化的。陈远松用一首自己写的诗歌,记录下贵州交通的建设奇迹,也为贵州发展的未来喝彩。

“今天的贵州

汽车像鱼

在高速公路的河网中轻快地游

高速列车如箭

不断地射向远方

飞机似鹰

在高原的青山绿水间舒畅地飞……”

记者

陈思思

编辑

李想

责编

黄静

编审

谢红娟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