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发了一篇“我飘了”系列文章,“怼”了一位在某APP 中教授茶课的 “大师”的一些观点,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个爽快。当然,如果只是为了“怼”而“怼”的正面刚,其实也是一种幼稚的行为。针对那些雷人雷语,今天一一硬核回应。
靶子一: “大师”关于“当红茶从绿茶氧化而来的时候……因为氧化,所以茶汤从绿色变成了红色……”的观点。
包括绿茶、红茶在内的六大茶类,是茶树上的芽叶按照不同的加工工艺制作和因此形成的不同品质特点来划分的。所谓的绿茶、红茶指的是已经加工成形的茶产品。制作红茶的原料只可能是新鲜的茶树芽叶,绝不可能是绿茶,更不可能是由绿茶氧化而来的。红茶干茶外形红、茶汤红、叶底红的原因,是因为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在红茶加工的过程中,氧化成为茶黄素、茶红素等天然色素而形成的,并不存在茶汤从绿色变成红色的说法。
靶子二: “大师”说:“虽然我对化学一窍不通,但我觉得现在茶叶化学方面的研究发展得很不到位。因为在上世纪70年代时,一些茶叶化学研究者还认为红茶的发酵是微生物参与下的发酵。”
我想这位大师是想强调一个概念,红茶加工中所谓的“发酵”,其实是茶多酚类物质的氧化过程,是一个氧化反应。这与食品工业中定义的“发酵”有本质上的区别,真正的“发酵”是如酿酒、酸奶制作工艺中的,在微生物参与下产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在这点上,“大师”的观点是正确的。不过显然,“大师”也并不太关注现在茶叶化学的发展。否则,怎么还会拿上世纪70年代的观点来说事儿呢。同时,既然“大师”表示他对化学一窍不通,那又是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得到“现在茶叶化学方面的研究发展得很不到位”这样的结论呢?
靶子三:针对评论区中关于茶中的咖啡碱和茶多酚是否会导致失眠的提问时,“大师”的回答为:“茶多酚和咖啡碱在绿茶与红茶中存在的形态不同,红茶中以茶黄素和茶红素为主,绿茶中以儿茶素为主,性质不同。”
茶多酚和咖啡碱本来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化合物,茶多酚是茶中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咖啡碱是一种生物碱。儿茶素是茶多酚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其氧化后变成茶黄素和茶红素。喝茶可能会引起人兴奋,从而影响睡眠的主要物质是茶中的咖啡碱。不过因为每个人对咖啡碱的敏感程度不尽相同,所以即便喝了茶摄入了咖啡碱,也不代表一定会影响睡眠,有的人喝了茶也依然能安然入睡。我想这位“大师”确实如他自己所说,对化学一窍不通。因为他既没有清楚回答提问的内容,还把两种不同的物质混为一谈。
写在最后:
其实,我在生活中完全不认识这位“茶大师”,更不是为了“怼”而“怼”。只是在听到这些观点后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算是一时的有感而发吧。更多的,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反思和提醒。作为一名热爱茶,期望学习和分享茶知识的人,严谨是基本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