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难称完满,有机会的话,最好不要错过。在“逛吃贵州”的青绿山水、寻常巷陌,有一个看得见、遇得到、闻得着、吃得上的贵州等你来。
看到眼馋处,便是出发时。
刚从成都出差回来,期间吃上一两顿火锅自然必不可少,跟贵阳人一样,川人也爱吃的一味火锅配菜是酥肉,且吃法也相近,就是绝不煮进锅子里,而是趁热抓紧吃。
好吃归好吃,不敢多吃。因一般的看法,是认为油炸食品不利健康,导致好些美妙的食物如今都较少问津。
但是很奇怪,无论中外,老百姓对油炸食品的喜爱却并无两样。
英国的炸鱼薯条入选“国宝”,排名第一,我有幸尝试过。鳕鱼去皮裹上面糊,加上切成条状的土豆,油炸蘸番茄酱吃,除了单调些分量大些,味道着实不坏;日本人则把天妇罗捧上了天,究其实无非各类食材挂糊油炸耳;贵阳或者说贵州人富有特色的油炸食品,我尤其愿意推荐豆沙窝,因别处似乎不多见。
豆沙窝的做法,是以熟糯米捶成面,裹入咸豆沙馅子。制作的要诀有二,一是不能捶得太茸,多少要留一些整米,口感方佳,二是馅中需加少量花椒,味道才能正宗。一般来说,卖豆沙窝的油炸摊子都兼做糖麻圆,咸甜并得,顾客凭口味喜好不同,各有所择。
写到这里,想起一个故事。我有一旧日同事,早餐特喜食豆沙窝,单位门口小摊上购得,热腾腾地拿进办公室,冲速溶咖啡一杯佐之。我则反之,出门前烤吐司两片,抹上黄油或奶酪,带到办公室,配的却是续上开水的隔夜宿茶。都是中西合璧的吃法,各有巧妙不同。
时下不少高档酒楼都做豆沙窝,味道仿佛,只是形制较小,偏于精致。不知怎地,总觉得吃起来不如路边摊入味。寻常小吃,难登大雅之堂,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好在,据说豆沙窝已是大家认可的贵阳名小吃,光大可期。
油炸豆沙窝不是贵阳人的专利,安顺亦有,且吃法略有不同,名唤油炸粑稀饭。当地人推崇的一家,在南水路上,豆沙窝的做法大体相似,略小些,却不搭配豆浆,大海碗舀上米面搅熟的糊糊,加一勺引子,浇上滚油,油炸粑切小块放进去,趁热西里呼噜食之,干湿两宜,相得益彰,别有风味。
话说回来,油炸食品的确有其诱人之处。原因很简单,高温加上挂糊,封住水分,所以得其酥脆鲜嫩之妙。
德国人贡特尔·希施费尔德所著《欧洲饮食文化史》说,人类偏爱油炸食品,是因为,“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一种文化模式,认为享用肉食有很高的价值。肉食从食品变成了象征。因此,许多消费者在油炸食品中不仅看到了粮食的配菜,而且它成了饭菜的核心,一块假肉”。
吾乡前辈卢惠龙先生,给我讲过这样一段故事,讲得实在好,我便照录了如次——
贵州电大大门出来,在八鸽岩路上,有家卖肠旺面的小铺子,要上几步石阶,门口的招牌是“肠旺面加豆沙窝——贵阳小吃的绝配”。朋友推荐,我去了两次,果然味道不一般。我小时候没有油炸食品不健康的观念,爱吃豆沙窝。一九六零年,一下子什么都没吃了。哪里看得到油星?有的是糠粑粑,蕨根粉,实难果腹。梦中常常出现油炸粑,醒来想:豆沙窝可能会失传,哪里去找那么多油呢?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过来人,都有对于油的特殊记忆。华东师范大学名教授杨国荣先生,上海人,某次共饭,上了一碗馄饨,他边吃边回忆小时吃剩的馄饨凉透后,油煎配泡饭吃,想起来都流口水。须知那时代,但凡大量用油,都是奢侈的吃法,寻常人家,只是偶一为之耳。
如今社会进步,经济繁荣,中国人早就不再缺油短食,油炸食品不难到嘴,出于健康原因,反倒需要控制自己“馋”的欲望,怎么说都不是一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