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不了贵州,到不了武汉,我就在这里“作战”!
00:00 / -37岁的郑金鼎是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王英镇附坝村人,201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博士学位,现在是贵州省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已在感染科一线工作五年。
因为父亲病危,1月11号,郑金鼎赶回老家照顾老人,最终老人病逝,郑金鼎又留在老家为父亲办理后事。后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看到朋友圈里学医的武汉校友们都在准备奔赴一线,身为感染科医生的郑金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放下心中的丧父之痛,郑金鼎的第一反应是“我要去一线”。但因为当地交通管控和武汉封城等原因,郑金鼎哪里也去不了。
郑金鼎和他的“临时同事”们相互加油打气
“武汉封城之后,我知道疫情很严重了,我是从事感染科的医生,站到一线肯定责无旁贷。但是湖北这里道路都封堵了,所有的公共交通全部中断。当时我也想回贵州也回不了,也去不了武汉市,我也很想参与但是动不了。”
看着疫情肆虐,郑金鼎心急如焚,每天刷新着相关信息。看到家乡阳新县人民医院正在募集医疗物资的信息后,郑金鼎立马拨通了上面的电话毛遂自荐。
“我也没渠道认识阳新县医院的医生,就看到网站上有很多那种求购医疗物资的(信息),看到一个电话,就跟工作人员联系,立刻得到回复,他说欢迎我来参与疫情防控。”
1月30号,郑金鼎换上防护服,走进阳新县人民医院隔离区。阳新县人民医院是当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定点治疗医院,郑金鼎的工作包括询问患者病史、给患者做体格检查及制定治疗方案等,因为每天都和病患近距离接触,郑金鼎和十多名医生吃饭睡觉都只能在隔离区里的生活区完成,以减少感染风险。
“因为我们在里面穿了防护服接触了病人的,是不能随便出去的,不能把病菌带出这个病区。我前天(30号)进了这个病区之后,就没有出去过。(隔离区)里面有生活区,我们就在里面生活睡觉,吃饭就是别人把饭送到隔离区门口,我们再抬进来。”
从早上8点到晚上12点,郑金鼎和他的“临时同事”们每天要工作将近16个小时,说不辛苦是假的。每天忙完手上的工作,脱下厚厚的防护服,郑金鼎第一时间会打开微信,看看同样因为疫情滞留在湖北的妻子张程又留了什么言。因为每天没空和妻子通电话,他们这几天的联系方式主要是微信留言。妻子把对他奋战一线的支持和平安归来的祈盼都写在一字一句里。郑金鼎说,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坚守好岗位。不管在哪里,不到疫情可控那天,就不会离开隔离区。
“我是一个感染科医生,这个事情必须是我的责任,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没有任何犹豫的。不管前面有多大风险,我们必须去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