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榕江县高文村支部书记黎应松在果园里发愁:“今年我们有这么多青果,这该怎么办?”榕江县高文村合作社负责人黎昌林说:“这个青果今年可能有几十万斤了,一定要想办法解决。”
黎昌林是榕江县高文村黄金百香果产业的带头人,2020年他带领村民种植了2400亩百香果。
黎应松是村里的支书,也是黎昌林的父亲。2017年,在他的带动下,高文村发展起了小香葱种植,最多的时候种植了400多亩,每亩产值达2万多元。也正是这个产业,让高文村当年就脱了贫。但儿子黎昌林却不同意再扩大小香葱的种植规模。
榕江县高文村合作社负责人 黎昌林
榕江县高文村合作社负责人黎昌林说:“之前小香葱是散户种植的,如果要形成一种规模,它就必须要走到外面的市场。卖鲜货要求的周期很短,整个冷链过程中的成本就特别高,如果我们的成本都高于外面市场的零售价,就会处于一种劣势。”
黎昌林发现,由于没有冷链运输,小香葱只能卖到榕江县城,种植400亩就到顶了,要想进一步增加村民们的收入,必须寻找新的产业。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2020年,他决定带领村民改种百香果,可要发动村民参与,还需要得到父亲的帮助。
黎昌林说:“因为父亲以前带动村民种小香葱的时候,都是有收益的,所以村民都相信他。”
榕江县高文村支部书记 黎应松
榕江县高文村支部书记黎应松说:“我跟黎昌林讲,百香果要比我们的香葱效益更高,那我们才做。当时我从没见过百香果是什么样子,所以我还是担心。但县政府扶持力度大,项目可行才会推,所以我还是决定试一试。”
在黎应松的帮助下,他们在15天左右就流转出来1000多亩土地。
一年下来,村里种植的百香果初见成效,产量达240万斤,为全村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参与务工的村民平均每天能挣130块钱。
榕江县高文村村民 龙玉兰
榕江县高文村村民龙玉兰说:“小香葱种下去一开始好,后来它就不行了。这个百香果种得很好,它结的果子也多,我一个月赚了三千多。”
可随着种植规模不断的扩大,隐藏的问题也慢慢显现,地里剩下的大量青果就是其中之一。
榕江县高文村合作社负责人黎昌林说:“百香果里面是成熟了,只不过因为天气的原因,积温不够,光合作用不够,所以它的表皮不会变黄,卖相不好,就形成了我们最后的这批青果。”
再不想出解决的办法,合作社就只能通过减少种植面积来降低亏损。
黎昌林说:“一旦我们减少百香果的种植面积,就达不到一定的规模,我们的乡村振兴就无法推进,必须要形成产业链,这样它才能够持续地发展。”
黎昌林内心清楚,按照省里对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产业要振兴,离不开产业链的延长、附加值的提高。
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平台,他认识了广东一家生产百香果果汁的企业负责人。黎昌林就和父亲商量,青果不好卖,能不能取果浆、卖果汁呢?于是,黎昌林邀请了企业负责人前来考察。
确认了百香果的品质,企业负责人当场就预定了一批青果。
情绿鲜宝食品有限公司运营总监 麦士佳
情绿鲜宝食品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麦士佳说:“新鲜饱满,略微带酸,取汁率比较高。生产大健康的百香果汁,就是需要好品质果子。榕江那么好的生态环境,我们要长期同他们合作,成为首选的原料供应地。”
村里取浆,县里冷链,广东加工,剩下的青果总算找到了出路。近期,第一批源自高文村的百香果果汁即将上市。这条产业链的延伸,可为村里带来至少50万元的收益。而最让黎昌林高兴的是,县里新建的取浆厂,也将投入使用。
榕江县高文村合作社负责人黎昌林说:“乡村振兴发展的产业必须要有创新。技术上我们要改进,做一个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比如做百香果饮料、百香果糖还有百香果酒。把我们的产业融入到每一户,让我们这个产业健康地发展。”
“小香葱”变“百香果”,效益增加的背后,是农业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高文村只是榕江县大力发展百香果产业的一个缩影。如今,榕江县已种植百香果4.23万亩,产量预计将达到2万吨,产值2亿元,正向品牌化的目标迈进,把百香果打造成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榕江县县长 徐勃
榕江县县长徐勃表示:“我们榕江县委县政府将更加注重农业提质增效,更加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更加注重促进农民增收,实施农业产业发展‘五大行动’。通过产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最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