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龙说夜郎丨“绝绪期存,芳型宛在”,张锳对“十八先生祠”的文化植入

动静原创撰文:龙虎
1715086500
动静原创

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

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

张锳道光二十一年(1841)任兴义知府,次年修试院,年底因继母苏太夫人病丧,辞官回乡丁忧守制。道光二十六年(1846)“复来权篆”,重新担任兴义知府。道光二十九年(1849),张锳在兴义府试院东北侧,修建“十八先生祠”。《兴义府志》记载这组建筑“宏敞肃穆”,与试院融为一体,楹联诗词众多,语义深刻。张之洞领命题跋,云:“十八先生,旧传有祠。家大人再守兴郡,欲访而祭之。祀事久废,基址无存。道光己酉岁,于试院之侧,购地鸠工,重新创建。庚戌春落成,命洞兄弟各题联语,不揣固陋,敬抒管见。”十八先生祠庙最早建在十八先生墓冢旁,系十八先生死后两年,即明永历十年(1656)李定国入卫安龙时与墓同建。后迁祠于泉珠书院旧址,也毁。道光四年(1824),安龙桑涛建字塔于府城东沙泥山,塔前建殿,主祭造字的苍颉,配祀十八先生。猜测张锳寻访的,是建在泉珠书院旧址的祠堂。因“基址无存”,便在试院东侧与泉珠书院西侧之间,购地建祠。修建时间是“己酉(1849)岁秋”,竣工时间是“庚戌(1850)春(同书另有记录为‘冬’)”。祠堂建设过程中,张锳命四个儿子题联,“不揣固陋,敬抒管见”,就是不管学识是否浅薄,或是见识鄙陋,恭敬阐明见解就好。结合恢复绘制的图纸,看看张锳对“十八先生祠”的文化植入。

1986年湖南书法家张双锡书《兴义府志·十八先生祠》石碑拓片

十八先生祠的“祠门”,建在兴义府试院东区的骋怀楼下,额题“先生祠堂”。祠门左右为面阔两间的“翼室”。张锳侄孙张桐诗赞:“一代成仁士,千秋俎豆香。孤忠扶社稷,季世振纲常。祠焕山川色,名争日月光。登瀛唐学士,劲节比难当。”将十八先生比作唐十八学士登瀛洲之义。沿祠门进入,为“敬义堂”,出自《周易》“敬义立而德不孤”,意君子为人恭敬,遵循礼节,目的是修心立德。“再进有亭,清流环之”,是为“流芳亭”,额题“步武清流”,就是紧跟十八先生脚步,以为榜样。张桐诗赞:“一碧危亭绕,新开几树花。绿波流活泼,红雨落欹斜。浪影迷芳草,栏干依水涯。清芬飘漾去,墙外又谁家?”这墙外就是张锳筹银千余两进行改扩建的泉珠书院。

“十八先生祠 ”建筑示意图

流芳亭东有一屋,“宛然大舸(gě)”,额题“不系舟”,即自由而无所牵挂的船。入其中,有题联:“骚人遥驻木兰舟,小坐宛在水中央”,取自柳宗元“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骚人指文人墨客,木兰舟寓意美好之地。张桐诗赞:“泛宅浮家去,渊怀不系多。沧浪随意咏,处乃曼声歌。有客思垂钓,谁人唤渡河。莫言舟未稳,应不畏风波。”以船为家,浪迹江湖,“不系舟”的意境被恰如其分的表达。

不系舟北侧有亭,曰“怀清亭”。登亭望墙外,即泉珠书院。张锳撰联:“依槛常怀忠亮节,隔墙遥领颂弦声”。此处没有用“读书声”而用“颂弦声”,即登峰造极的美妙之音,可见张锳除笔墨生花,应该对古琴也有造诣。《兴义府志》校对、张锳南皮同乡张延泽对“怀清亭”亦有诗赞:“杳矣高风格,临流觅句行。遐思千载上,静对一潭清。洁操寒渊鉴,虚怀白水盟。倚亭空向往,大节缅先生。”亭前觅句,难以言表,十八先生节操可鉴,胸襟可誓。

怀清亭前为“享堂”,即祠堂。堂内立木屏风,镌刻张之洞替父张锳作《十八先生祠堂记》。享堂“琉璃窗四拓,极高朗空旷”,贵州学政翁同书额题“节炳安龙”,两侧撰楹联:“数符唐代登瀛,慷慨丹心,故国残棋无胜算;志慕鲁连蹈海,糢糊碧血,空山宰树有馀荣。”将十八先生喻为面对秦王宁死不屈的齐国鲁仲连。张锳撰联:“黔粤翼奔驰,绝绪期存,是何等轶群节戇;衣冠严对越,芳型宛在,到于今佩厥忠贞。”意思是十八先生随南明皇朱由榔从两广迁安龙,明知局势危急,命悬一线,但也坦然恭敬面对,保持君子品德,让人钦佩。张之洞老师、监察御史童翚(huī)撰联:“生死有何凭,当佛诞良辰,偏罗厄运;荣枯难概论,较登瀛学士,更仰高风。”其意亦然。

1985年10月贵州书法家王得一书张之洞《十八先生祠堂记》石碑拓片

享堂再进为“正祠”,是“十八先生祠”最重要的建筑。正中龛台祭祀十八先生“栗主”,即木牌位。另外还附祀稍晚遇害的林青阳牌位。龛台之上,额题“愚不可及”,这可不是贬义词,系指诸位先生大智若愚,非常人所及。两侧为张锳之子楹联,张锳与广西临桂进士朱绍恩之女共育四子。长子张之㵲撰联:“君子所性,仁脺义盎;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指十八先生本性慈善,心胸宽广。次子张之清联云:“可以寄命,可以托孤,不可夺惟临大节;所求乎臣,所求乎友,愿所行克践庸言。”意十八先生没有豪言壮语,作为臣子友人,只是践行最平凡普通的话。可以托孤寄命,独不能夺其节。三子张之渊撰联:“黄土同一抷,十八公就义成仁,马场旧碣标孤冢;丹心耿千古,二百载扬清激浊,雉堞新祠奠两楹。”旧碣指墓碑,雉堞指祠堂的围墙。四子张之洞撰联:“杀身以成仁,洵称志士;临难毋苟免,不愧先生。”时张之洞年仅十二岁,此联言简意赅,虎虎生风。

正祠之后,绿竹萧森,有一“竹屋”。竹榻中横,野趣悠然,有田家风味。其左竹阴中,又有竹亭一,额曰“多节亭”。多节即竹,高风亮节,坚韧不拔。张桐诗赞:“种得杆千竿,清阴覆画栏。烟笼三径碧,风动一林寒。劲节堪师法,虚衷好借观。此亭真不俗,小坐报平安。”

享堂前为荷池,曰“净香池”。池前“假山层叠,有倪云林画意”,倪云林是元代水墨山水画之鼻祖。假山上设“石磴四”,即四级台阶。石台一,“宜夏奕纳凉,四围多莳梅竹莲菊,红蕉凤头莲之属,四时花开不绝。”张桐诗赞:“心与院俱静,临池赏妙莲。香飘明月下,阴坠晓风前。性洁如君子,神清似散仙。碧筒思巧制,小醉晚凉天。”碧筒指荷叶柄制成的吸烟用具,即在“净香池”石台上抽烟喝酒,快活似神仙。由亭堂左行,穿廊而前,有台,面临荷池。台后,即兴义府试院也。额曰“得月台”。有联云:“一榻书声催月上,两廊文气带花香”。台上有阁,题曰“天香阁”,少年张之洞声名大噪的《天香阁十二龄课草》书名,即源于此。

编辑

张僡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