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贵州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主题,大力实施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奋力实现“四区一高地”主定位。省会兴,则全省兴。“强省会”必须强工业。云岩区作为省会贵阳中心城区,土地资源可谓寸土寸金,在产业调整中,占地广,能耗高的工业企业陆续迁出,但这也带来了工业GDP占比随之下滑的不利局面。“十四五”以来,借助“强省会”发展机遇,云岩区调整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盘活闲置厂房,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一条10亿元的产业链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走出了一条工业破局之路。
这是贵州微芯科技最新进口的全自动化生产线,每小时会有8800多张超高清芯片、显卡,在这里快速完成上千条线路的布设,经过三道性能检测后,产品将发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国家。
作为从深圳重点招引的电子信息制造规上企业,落地云岩区一年来,微芯科技已经完成超5亿元的产值。
贵州微芯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 向科
贵州微芯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向科说,从证件办理、人员招聘,到各项政策的支持,都让微芯科技在这边发展坚定了信心。2023年公司还会扩大产能,扩大研发的力量投入。
很难想象,这样繁忙的生产车间,在15个月前,还是一处闲置厂房。
云岩区地处城市中心,在产业调整中,不少占地面积较大、能耗较高的工业企业相继搬离。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原有厂房闲置,和产业结构失衡问题。
转机发生在2020年,贵州提出实施“强省会”行动,发展新型工业化是第一要务。云岩区立即抓住政策机遇,积极调整发展思路,依托中心城区人力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等优势,确立了以占地面积小、科技含量高、无污染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等轻工业为主导,助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战略之路。
贵阳市云岩区副区长 祖章能
贵阳市云岩区副区长祖章能介绍,受制于地理空间狭小,用于工业发展的土地十分有限。云岩区采取了“集中+分散”的模式,依托三马、小关、老烟厂,盘活之前外迁出去企业的闲置厂房,通过租赁、改造等模式,解决发展空间受限的难题。
2021年9月,被闲置了10多年的卷烟厂旧厂区,率先久被纳入了集中改造的行列。仅3个月时间,老厂房焕然一新,协同创新工业集中发展园区应运而生。“筑巢”的同时,“引凤”工程也在火热展开。
贵阳市云岩区投资促进局局长 石野
贵阳市云岩区投资促进局局长石野表示,云岩区首先建立了“两库”(企业库、项目库),确定了以电子信息制造业当中的消费类电子,作为突破口来抓招商,抓住粤黔合作的机会,区主要领导带领队到广州、深圳、上海大力招商,利用深圳研发、“深圳设计+贵州制造”发展模式,实现了招商目标的精准化。
在政策的吸引下,2021年12月,贵州微芯科技率先入驻产业园。招对一个企业,引来一个产业,在微芯的带动下,芯火悦创、医立生物等多家消费类智能电子产品上下游企业,相继而来。当地政府制定了企业包保服务制度,为落户企业设立“秘书”进行“一对一”指导服务。
贵阳市云岩区投资促进局局长石野介绍,一个企业,一个项目,一套班子,由区领导领衔,从企业选址、建厂、装修、招聘,主动和高校联系,为企业对接专业技术人才,形成了一条保障链,抓住贵人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2022年8月,贵州医立生物研发的蓝牙医用电子体温计,获得生产许可,正式投产;10月,贵州黔芯智造与国产半导体EDA龙头企业——华大九天签约,联合建立集成电路研究院,共同攻关芯片研发关键技术。
目前,云岩区协同创新工业集中发展园区,10家电子信息制造业“满园”入驻,5家企业入规,今年园区已完成产值超10亿元。
贵州医立生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肖涛
贵州医立生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涛说,良好的营商环境,政府招商引资的政策支持下,提高了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截止到2022年11月份,公司已完成产值3500万元的产值,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
贵州黔芯智造工程与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 谢红彪
贵州黔芯智造工程与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谢红彪表示,公司的发展情况基本良好。公司在申请贵州省大数据人才培训基地,成立集成电路研究院,为贵州省的芯片设计和开发起到推动作用。
烟厂老厂区复苏的同时,三马工业集中发展区的3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也火热建设中,今年2月份建设完成,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完成签约,等待入驻。
贵阳市云岩区投资促进局局长石野介绍,到目前为止,全区已签约入驻15家企业,总投资23.91亿元,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3.84亿元。已签约待入驻的企业有4家,总投资约45亿元。
贵阳市云岩区副区长祖章能表示,2022年工业占GDP的比重已经提高到10%左右。云岩区将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工程,全力推动供应业与制造业协同拉动并举、闲置厂房改造和标准厂房建设并举、招引和留住市场主体并举,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
省会城市的中心城区,寸土寸金,这既是发展优势,也是卡脖子的瓶颈。怎么转化、甚至“消化”不利条件,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首先在观念转变。观念一转,云岩区转活了老厂房、老片区的闲置资产,坚定了新型工业化的目标,结合了人才交通便利的优势,硬是打造出一条10亿元的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链。这观念一转,将“闲”变“现”、筑巢引凤;这观念一转,强省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也就有了实实在在的依托。
云岩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