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诗不可说丨试问梅花何处好,雨径犹存菊,烟村可问梅

动静原创撰文:孙秀华
1669813200

宋代施枢《次蒙斋至日韵》诗有云:“雨径犹存菊,烟村可问梅。”诗句在寒淡萧瑟中,清韵雅奏,高标逸韵。

陈师道《卜算子·绣幕罩梅花》词有曰:“把酒问梅花,知我离情否?若使梅花知我时,料得花须瘦。”

陆游《村东》有云:“莫问梅花开早晚,杖藜到处即春风。”

赵汝燧《冬日友人见过》有曰:“欲暖寒须酒,相携手问梅。”

杜范《方山和篇再和韵》有云:“问梅穷涧冈,乐事此其最。”

……

宋代文士尤喜梅花,其中“问梅”的歌咏的确颇为可观。

胡仲弓《孤山问梅》诗曰:

每到山边与水边,有梅花处忆逋仙。

湖光清浅黄昏月,招得先生在眼前。

这是一首向先贤致敬的诗歌。我们先解析诗歌的题目《孤山问梅》,“孤山”处于浙江杭州西湖中,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就是唐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之“孤山寺北贾亭西”里所说的那个“孤山”。而说到“问梅”,这“问梅”的来源之一,唐代王维的《杂诗三首·其二》最为大家熟知:“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但胡仲弓《孤山问梅》诗所致敬的先贤并不是白居易和王维。

胡仲弓《孤山问梅》诗第二句里作者一看到梅花便想起的“逋仙”是指“梅妻鹤子”的高士林逋,林逋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且死后即安葬于这植有梅花的杭州西湖孤山上。林逋写有著名的《山园小梅二首》,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广为传颂,连欧阳修、司马光、苏轼都纷纷点赞。因此,胡仲弓《孤山问梅》诗才有“每到山边与水边”以及“湖光清浅黄昏月”之语,暗含“水清浅”“月黄昏”的意象,这些都是在标明作者胡仲弓要像“逋仙”林逋那样,学梅花的高洁,学梅花的幽逸,学梅花的雅静。

理解了这样的文化背景,则顾逢的同题诗篇《孤山问梅》也就相对容易读懂了。顾逢《孤山问梅》诗云:

欲扣陇头信,侵晨踏雪来。

不知今夜里,先放几花开?

地有孤根在,春从何处回?

向人如解语,约我办樽罍。

诗歌最后一句中的“樽罍”是指两种酒器,顾逢如此着笔,是暗用、化用林逋《山园小梅二首》中“不须檀板共金樽”与“酒旗斜拂堕吟鞍”的诗意。而从“侵晨踏雪来”的诗句可以知道,顾逢所写的“问梅”雅事,实则是很有现场感的踏雪寻梅,踏雪赏梅。这所谓“问梅”就不仅仅是口头上问问了,而是与梅花相亲相知,与梅花对话,希望梅花听懂自己,可以“解语”,成为真正的“解语花”。

李石《题薛公肃问梅图》诗曰:

湖风吹衣筇九节,瘦如梅花骨欲折。

诗魂别后谁与招,独立西湖树边月。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题写在薛公肃所画的《问梅图》上的。据诗意,画面上正在“问梅”的主人公高风亮节,清瘦如梅,月下独立,真是如神似仙啊!那么,如此潇洒飘逸,让人不由追慕“招魂”的,这画上画的到底是谁呢?

此画的作者薛公肃与陆游有交往,其画作《问梅图》颇有影响,王质也写有《题薛公肃西湖问梅图二首》。王质《题薛公肃西湖问梅图二首·其二》诗云:“人眼心花总不昏,细从烟外月中论。孤山疏影横斜处,今有珠楼锁翠门。”王质这首诗里的关键处,地点是“西湖”之“孤山”,还有诗中的“疏影横斜”一语显然来自林逋《山园小梅二首》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故而可以确定,这《西湖问梅图》上,薛公肃所描绘的正是“梅妻鹤子”的大名士“逋仙”林逋。

林逋之爱梅咏梅,可谓宋代文人仰慕追捧的传奇佳话,还实现了“读图”式传播。当然,宋代文人爱梅咏梅,也自有个人性情、个人抒发,在“逋仙”之“梅妻”之外,另有开拓开创。比如周密,雪夜漫步,走访朋友,却没有见到;然踏雪赏梅,很是自得,很是值得。周密《四字令·访友不遇》词曰:

残月半篱。残雪半枝。孤吟自款柴扉。听猿啼鸟啼。

人归未归?无诗有诗?水边伫立多时。问梅花便知。

周密这首小令,很有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潇洒,也活画了以梅花为友的高雅,甚至词作里还有着“孤吟”“残雪”又“残月”的兴致,还似乎传来了“残雪”又“残月”情景里“猿啼鸟啼”的清音。

而如果说周密的《四字令·访友不遇》写“问梅”突出了个人感受,则张孝祥有首词写“问梅”境界更加清净无尘,更加高远旷达。张孝祥《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词曰:

试问梅花何处好?与君藉草携壶。西园清夜片尘无。一天云破碎,两树玉扶疏。

谁擪昭华吹古怨,散花便满衣裾。只疑幽梦在清都。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

张孝祥上阕写月夜赏梅,却先问“梅花何处好”,莫不是痴了?其实正是因为梅花时时好、处处好、样样好,因而反倒说不出有多么好,这说不出的好才是真的好啊!下阕“谁擪昭华吹古怨,散花便满衣裾”实则化用了古乐府横吹曲“梅花落”的典故,“《梅花落》,本笛中曲也”。张孝祥这样诗意化的抒写,梅花美好的形象、沁人的芳香便又叠加了清亮的古曲乐音,自然生发了思古之幽情!这实际上充分调动了视觉、嗅觉和听觉来综合感知感受梅花的无限美好,此情此景,让人顿生“天上人间”的恍惚。张孝祥如此笔法,很是贴近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意境气象——这“清都”所指也正是“天上宫阙”“琼楼玉宇”,而“霜重月华孤”,恰恰正是“高处不胜寒”。梅花“幽梦”,“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啊!

戴复古《访杨伯子监丞自白沙问路而去》有云:“相寻有忙事?第一问梅花。”看看看看,与朋友相见相约,第一要紧的事情就是寻梅赏梅“问梅花”。是的是的,宋代文士就是如此爱梅咏梅,他们对于“问梅”的抒写和表达真是清雅绝尘,令人神往。

编辑

刘泳林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