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北京社区儿童中心陆续开门,家门口的亲子课程机构重归热闹

北京晚报
1604920200

上周二上午10点,北京市社区儿童中心手帕口南街示范中心门前,两岁多的辰辰拉着姥姥的手,兴奋地等待着10点半的英文绘本课——因为疫情而沉寂了大半年的社区儿童中心陆续开门,家门口的亲子课程机构再次热闹起来。

在北京,像手帕口南街示范中心这样的社区儿童中心共有11家,分布于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和昌平区。这是北京市计划生育协会自2017年起开始探索的新型服务模式,只要在平台注册,就可以选择家门口的儿童中心进行约课、借书。协会将社区儿童中心定位为“服务社区家庭的公益性儿童早期发展公共服务平台”。

社区儿童中心手帕口南街示范中心里,孩子们在上课。

遛娃最佳去处

干净安全 走路十分钟能到

脱下厚厚的外套,辰辰跟接待台的老师热络地打个招呼,就轻车熟路地来到活动区,骑上木马,和小朋友享受着上课前惬意的摇晃时光。

别看才两岁多,辰辰已经是社区儿童中心里的“老熟人”了。“8个月就开始来参加活动了。”辰辰姥姥感慨,“好多东西都是在这里学会的。”姥姥说,外面的儿童培训机构、活动中心也去过不少,但是“都没这里干净、安全”。走路十分钟就能到,让社区儿童中心成为一家人遛娃的最佳去处。

环顾手帕口南街示范中心,近两百平方米的空间干净敞亮,整个场地划分为生活服务区、绘本阅读区、亲子活动区等多个区域,亲子活动区铺着厚厚的爬行垫,孩子们可以在上面尽情翻滚撒欢儿。像辰辰一样,很多宝宝一进门,就直奔靠近墙壁一侧的小滑梯、小木马。绘本区里,几千册图书整齐排列,错落的小台阶为孩子们提供了舒适的阅读环境。

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儿童中心的线下课程近期刚刚恢复开放。复课后,原本定期进行的消毒保洁工作做得更加细致。街道还专门制定了“儿童中心复课接送幼儿管理流程及制度”,除了对体温测量、消毒等作出要求外,对于容易发生聚集的接送环节也做了周密安排,比如带班老师送出本班幼儿时要逐个儿进行,送走一个再送下一个,不能上一个幼儿没有离开就送出下一个。

10点半,辰辰期盼已久的英文绘本课正式开始。小朋友们彼此做完自我介绍,一起捂住眼睛,倒数321,请出了当天的绘本主角,一起认识《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体可以做出好多动作,禾禾,你觉得我们能做出什么动作?”被点到名字的禾禾有些害羞,“我想不出来能做什么动作。”“我们坐着就是一个动作呀!”经老师一启发,孩子们踊跃起来,“我们还能站着!”“还可以走路!”氛围立马热烈起来。

在高碑店地区花北西社区儿童中心,两岁的希希一早等待着自己的音乐运动课。“早就盼着了,在家时不时就问一句,什么时候能去中心玩儿,一听说可以来这里上课了,孩子高兴坏了。”希希奶奶说,中心里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就算没课的时候,自己有时也会带孩子来看看绘本、玩玩游戏。音乐一响起来,希希蹦蹦跳跳地与小伙伴儿扎进了动感的节奏海洋。

多方热情参与

公益优质 课程设置有讲究

北京市计划生育协会自2017年起开始探索新型服务模式,截止到今年10月底,儿童中心平台上已经有6636名儿童注册,共开展了4954次课程,累计服务39872人次;各个中心馆藏绘本达4740种10202册,借阅绘本达18243人次。

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儿童中心最大的特色是以社区为依托,坚持政府主导、社会运营、社区家庭参与的原则,整合多方资源,开展优生优育公共服务。

“我们的目的是在社区打造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阵地。除了推出面向儿童的课程外,我们还会为准父母提供各类孕期必修课、各类亲子课程等。”

比如,手帕口南街示范中心是由街道提供场地支持,第三方机构提供相关的课程服务,北京市计生协进行相应的指导,“我们很多课程都是免费的,收费的课程最多也就三四十块钱。”该负责人解释,收费也是为了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避免公共资源的浪费。

“第三方提供的课程我们会有严格的把关,也会有一定的反馈机制。”西城区广外街道卫健工作负责人张振琴介绍,中心会定期对参与活动的家长进行满意度调查,邀请家长对课程进行评价,然后反馈给第三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家长的力量也被调动起来。记者探访当天,手帕口南街示范中心发出了首张“捐赠儿童图书认证卡”,荣荣成了社区图书漂流站的第一位图书捐赠者。荣荣妈妈告诉记者,荣荣已经3岁了,从1岁多开始,他就参与社区儿童中心的活动。作为受益者,他们全家一直希望能为中心做点儿什么;今年一复课,她便把家里的育儿书籍收拾妥帖捐了出来,“能尽一份力也觉得挺荣幸的。”

解决“最后一公里”

科学发展 在更大范围推广

去年年底,本市出台《北京市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到2020年底,本市建成不少于34家具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同时也提到,未来本市将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对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发展予以支持,优先支持社区型、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重点保障公益性科学育儿指导活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区儿童中心建设等工作。

社区儿童中心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计生协一位负责人看来,社区儿童中心与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是重要的互补关系。“婴幼儿由于其阶段性特点,其主要活动范围集中在家里和社区。在开展科学育儿和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工作时,我们应尽量将服务放在婴幼儿所在社区或者临近区域,争取在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解决问题。”该负责人表示。

不过,社区儿童中心的推广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合作,“要有场地,要有资金投入,属地街道还要有强烈的意愿。”计生协负责人坦言,在进行新的儿童中心调研考察时,这些因素都是遇到的难点和挑战。

编辑

王婧

编审

苏姝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