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两会时
打开代表委员的“行李箱”
让物品来“说话”
今年全国两会
代表委员的行李箱里
都藏着哪些细节?
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3月3日晚,动静记者来到了全国人大代表李利的房间。一进门,我们就看到了她带来的那份独有的“美丽”。
“我把我们传统民族服饰带到两会上来,让大家看一看它们的魅力。”在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布依垚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李利的行李箱中,有四套精美的布依服饰。
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布依族姑娘,李利告诉记者,自己打小就喜欢传统手工的东西,将自己亲手制作的服饰穿到两会现场,希望能够让更多年轻人一起来传播非遗。
一只行李箱,作为代表委员赴京的唯一“身外之物”,里面不仅装满了有形的物,更承载着家乡人民无形的期许。
此次两会,李利关注的焦点不止在“衣服”,更与文化和当地百姓的就业、生活密切相关。 “我想在多民族地区集中建一个非遗展馆,组织学生从小学习非遗,以无形之线串起有形之面,让年轻人耳濡目染,甚至带动其学业、就业,守好传统文化这一根脉。”
去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利曾建议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就业培训,提高民族手工艺者的就业技能,很快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就在贵州落地了。
目前,贵州省人社厅在黔西南州打造了“黔绣”基地,晴隆县三宝阿妹戚托小镇设立有分基地,附近的村民都可以参加培训和学习。“我们专门增加了缝纫机培训,大家可以来学习少数民族刺绣、蜡染、织布等,可以让更多人用行动融入多民族传统工艺和发展”,李利说道。
接下来,李利还将在当地持续开展就业培训工作,“接下来我会把培训课程嫁接到互联网,试着培养我们自己的主播,比如让掌握传统手工艺的老年人在网上教大家怎么刺绣,希望大家到时能够‘一键三连’,多多来支持我们的老年主播们,让非遗一直美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