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深刻把握蕴含在党史文化中的“精神密码”

动静原创撰文:张凝
1624501560
积分商场

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时代风云激荡,历史沧桑巨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奋斗的关键历史时期,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100华诞,历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亦承载着接续前行的宝贵经验与迎接未来的光明希望。回顾百年党史,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须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筑牢有民族特质的文化观,培育方向正确的党史观,构建有多元视域的全球观,打造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观,才能真正的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从而深刻把握蕴含在党史文化中的“精神密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铭记历史,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筑牢有民族特质的文化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灿若星河、绵延闪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的深厚底气。文化自信是构建中国之治的营养剂、压舱石、凝心棒,今天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新时代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培育和守护好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既离不开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离不开党史文化的深植厚培、丰富滋养,继承和发扬党史文化是新时代坚持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要时刻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文化的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时刻加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要善于把弘扬优秀文化和党史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这样我们才能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始终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进而做到知与行的统一,做到无愧于心,无愧于自己,来深刻认识树立党史文化蕴含的内在逻辑,讲清楚党史文化背后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优势,做到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感和责任感。

要时刻坚定文化自信,筑牢有民族特质的文化观,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更是坚定中国共产党人所创造的革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前进道路上有什么艰难险阻,只要守住这个灵魂和根本,我们就时刻都有志气、骨气和底气,坚定具有民族特质的文化自信不仅永远不会倾倒,还将化为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的巨大精神力量。

凝聚初心,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培育方向正确的党史观。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在历史的长河中,党的历史反映着中华民族革命英烈们为保护民族、振兴中华而戮力同心、同仇敌忾的团结奋斗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与民俗文化、共产党人的光辉业绩与革命精神,生动地融入了国人的思想意识形态,承载了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时代诉求和革命行动,传承和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能不能正确对待自身的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一个政党安身立命的基础。正确的党史观,内在于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和优良传统之中。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根本在于坚持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史观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如何看待党的历史,而且涉及如何立足现实、擘画未来。今天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深刻认识党史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要认真总结党的历史、科学对待党的历史、重视学习党的历史,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做到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与历史真相站在一起,与历史进步潮流站在一起,与历史发展规律站在一起,这样红色江山才能世世代代的传下去,才能把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才能感悟好初心,凝聚起力量,真正的牢固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不忘时事,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构建有多元视域的全球观。当下必须站在全球看问题,站在全球看中国。现今世界格局正发生冷战后最大,最深刻的变化,而一些新兴国家的崛起、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相对经济衰落,构成了当前国际形势的总的特点,从而正引起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相应调整,国家之间的政治角力也日益加剧复杂。以欧洲、中国、印度为代表,21世纪的世界和平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的一个主要内容和突出表现。

站在崭新的历史起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必须具备全球观。那就需要我们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眼光,需要我们具有全球化的境界和格局。当下世界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封闭起来实现发展,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应深刻认识我们国家当前正处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新时代,要时刻把握历史前进逻辑和时代发展潮流的脉搏,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不断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定力,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从而更好应对在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在党史学习中获得启迪,从党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

牢记使命,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打造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特别发生新冠疫情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抗疫大战中挺身而出,在大汛大灾中勇毅担当,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真可谓风雨来袭时,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一百年来,我们党因初心而立,为初心而存,持初心而久,怀初心而远。守住初心,我们党就能深入人心、赢得民心,党和人民就能万众一心、其利断金。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做到时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牢记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和执政理念,认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进而时刻胸怀祖国、胸怀人民,超越小我、融入大我。要心中有人民,时刻与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与群众勤沟通,多补台,一把尺子待人,一个标准做事,让群众心悦诚服,无话可说,进而在工作中当好顺风耳,传声筒,处理器,做到有信心,有决心,有诚心,有靶心,让群众感受到一听就明白,一看就知道,一问就清楚,一次就办结,一办就满意的浓厚氛围,最终构建与群众掏心见胆,并肩互助,共同进步的真正团结,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最后一步路中真正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来做到与人民群众的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作者系上海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中心特聘专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编辑

吴雷

责编

飞宇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