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铜仁:珍视梵净绿宝石 努力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铜仁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
1626243120
积分商场

神奇的大自然,用14亿年的时光孕育出了钟灵毓秀的梵净山。当地球同纬度上其它许多地区都变成了浩瀚沙漠时,唯独这里欣然生长着4394种植物、2767种动物,是一座典型的完整的生物多样性绿色基因库。面对这份弥足珍贵的自然馈赠,一代又一代的铜仁人心存敬畏,行有所止,用不懈的努力构建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武陵胜景如画 摄影 周文庆

梵净风光 摄影 周文庆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有红云金顶、蘑菇石等奇特的地质构造,山中古木参天蔽日,石上林间溪流纵横,有着世所罕见的美丽风光。

游客吴先生:“今天的天气是非常非常地好,可以把方圆几十公里的群山都看遍,景色非常的优美,非常的壮丽。”

游客李女士:“之前也在网上看见一些关于梵净山很多特别好看的照片,所以我们就相约而来,来这边也没有让我们失望,这边风景特别好看。”

游客关女士:“我们是从木栈道一路走上来的,沿途我们也照了不少照片,景观确实不错,属于一览众山小,确实不虚此行。”

摄影 周文庆

千年守望 摄影 周文庆

然而梵净山的美和珍贵,远不仅限于她的风光,这里是东方落叶林生物区域中物种最丰富的热点区域之一,是黔金丝猴和梵净山冷杉唯一的栖息地和分布地,水青冈林在亚洲最重要的保护地,也是全球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地区。

黔金丝猴 铜仁市申遗办公室供稿

早在1986年,梵净山就成全国首批 1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同年又被联合国授予“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存好梵净山这份不可复制的生态之美,我市很早就启动了一系列的保护机制,早在2014年,梵净山景区内已建宾馆和其他附属设施就被全部拆除,上山游客的容量,也在经过科学测算之后进行了明确。2018年,梵净山成功入列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进一步提升了梵净山景区的知名度美誉度,但这也意味着,更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更便捷的交通设施无形中会给动物繁衍、迁徙带来诸多不利。

巅之庙宇 摄影 周文庆

中国地质集团学科带头人冯少华说:“比如我们现在看到这个旅游公路的建设就非常的多,造成一个问题就是把原来已有的生物的沟通渠道全部打断了。”

为了增加生态系统连通性,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自主修建了人工生物廊道。

梵净山管理局德旺乡管理总站副总站长黎启方说:“通过红外相机我们发现了野猪、小型(野生)猫科动物从这里经过,充分说明我们这个生物廊道在连通隔离生态系统方面的功能还是很明显的。”

2020年6月,贵州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正式启动,生物廊道这一经验得到专家团队的认可,并在实地调查研究后纳入项目规划重点。

中国地质集团学科带头人冯少华:“我们在山水项目未来的规划当中,也设置了四到五处的生态廊道,同时对隧道这种天然的生物廊道也设置了一些保护的流程,来减少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迁徙的影响。”

修建生物廊道解决了动物活动范围问题,同时梵净山景区大力实施植绿造林工程,变单品种为多品种,进行林地补植、改培和抚育,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梵净山植被种群永续发展。

中国地质集团国土环境中心主任郭春颖:“这片人工造林区树种类型较为单一,只有杉树,有病虫害的时候会连片受灾,我们就在树种的单一区补种了其它树种,比如红豆杉、楠木等,我身边的这棵就是珍稀植物水青冈,它不仅可以提高植被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水青冈嫩芽也是黔金丝猴非常喜爱的食物,能够扩展它的活动范围和种群数量。”

人间净土,需要群众参与共同呵护。在江口县德旺乡梵净山典型野生药用植物基地热闹非凡。铜仁学院林学专业教授高健强正在教村民们如何栽种刚刚领到的黄连苗。

铜仁学院林学专业教授高健强:“我们的初衷就是因为梵净山保护区它的保护压力非常大,尤其是里面很多名贵的中药材,所以我们通过这个项目的推动主要想攻克它的繁殖技术,来保护野生资源。”

为了解决野生药用植物保护和农民药用植物需求之间的矛盾,高健强带领团队成员扎根深山,创新研发了梵净山典型野生药用植物高效繁殖技术,打破了黄连等种子的休眠期,育苗成本降低了80%,发芽率反而从10%提高到90%。

铜仁学院林学专业教授高健强:“在这个基础上能够规模化繁殖,来达到保护整个梵净山区域内黄连等野生资源。我们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将近十年的技术攻关,繁殖推广,到去年统计下来大概已经有240万株药苗已经繁殖出来推广出去了。”

身穿红色衣服者为高健强

在缓冲区里生活的群众可以靠山吃山,对于梵净山生态保护的参与性、管理能力和意识也不断提高。

身穿红色衣服者为高健强

江口县德旺乡净河村村民张国祥:“以前需要点药材要到凤凰山里面去采,那个风险很大,今天我们来到现场,就能领到苗回去栽,这样可以让我增收。”

身穿红色衣服者为高健强

铜仁学院林学专业教授高健强:“结合我们这个学科,我想要真正的为老百姓服务,解决当地的一些实际困难包括保护区的压力、农民的贫困问题,我们这个团队从老年的到中年的、青年的,它不是一代人的事情,这是很多代人的事情,来做保护生态。”

梵净山 照片由江口融媒体中心提供

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馈赠,人与环境的和谐需要用心呵护。近年来,我市抢抓国家治理长江流域水生态的战略机遇,围绕梵净山,做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提升区域内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促进生态与减灾协同增效,改善生物多样性水平,构筑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今年起至2023年,贵州武陵山区启动实施总投资达53.82亿元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接下来,武陵主峰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着重从减轻人类活动影响方面入手,通过实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相关的多种举措,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天然屏障。

以上照片涉及版权问题 严禁转发 侵权必究

组稿:周苏星

记者:余彦 龙靖兮 田政  张军 

通讯员:罗浩 杨康


  编辑:陈虹霞
  统筹:陈虹霞
  编审:胡丽平

编辑

李沁

责编

飞宇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