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记忆贵州|川盐入黔 讲述盐运江湖上的传奇故事

动静原创唐亚平工作室
1584503340

《川盐入黔》第四集《盐运江湖》

3月21日(周六)20点51分     贵州6频道


——袍哥会名字来由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罗明先是贵州土城最后一位袍哥

95岁的罗明先老人年轻时曾是贵州土城袍哥堂口的执法老幺。袍哥江湖上那套切口和架势他都烂熟于心。

——罗明先老人已于2018年逝世

当年贵州赤水河沿线上的民众大多从事与盐运相关的行业,尤其是船工、纤夫和背夫常年在外,难免会有急难之事。如果有袍哥身份,人们便可以到当地袍哥堂口求助。当地堂口一般会出面调解,或给予落泊者回家的盘缠,解救他们的燃眉之急。

——土城袍哥堂口

袍哥会又称哥老会,是清末民国时期盛行于川滇黔的帮会组织,与青帮、洪帮同为当时的三大民间帮会。贵州土城的袍哥与盐帮、船帮、铁帮、马帮等统辖于土城商会。

——贵州土城现各帮派样貌

川盐入黔仁岸线上的重镇土城,历史悠久,七千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据记载,北宋年间,建滋州于此,辖今仁怀、赤水、习水三地,土城素有“川黔锁钥”之称,是兵家必争之地。

明清以后,真正促使土城繁荣的原因,应首推仁岸线路的“川盐入黔”。在整个仁岸水路线上,土城起着一个中央枢纽的作用,承担着盐巴的载入、中转和集散的巨大功能。

——习水县土城镇航拍

民国二年,土城各大贾商、地方权势共同设立了商会。商会辖盐帮、船帮、马帮、铁帮、米帮、茶帮、袍哥等十八个帮口。盐运文化、商埠文化、马帮文化、袍哥文化相互帮衬,交相映辉,形成了聚十八帮为一体的码头经济文化体系。在所有的帮会中,数盐帮的资金最为雄厚,实力最为强大。

——热闹的土城街市

土城长征街盐号建于晚清,负责土城至茅台以上地区的川盐营运。如今,临街的盐号风貌犹存,只是已不见当年车水马龙,盐货进出的忙碌景象。

——土城盐号实拍

人稠事旺必兴文化,世事悠久必生民俗。古往今来,经历了那么多世事的土城已经是一方风俗浓郁、乡情厚重的热土。

——土城群众闹元宵

“哥”早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上仍有“哥”的传说。“川盐入黔”早已成为历史,而它在沿途的城镇江湖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周六20点51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栏目《记忆贵州》将在贵州广播电视台科教健康频道(贵州6频道)播出,敬请收看!

编辑

居天奕 李星

责编

冯祺

编审

唐亚平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