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好马上三线
备战备荒为人民
献了青春献终生
献完终生献子孙
大型系列纪录片《三线记忆——黔南篇》有大量黔南三线建设的珍贵影像资料,历时三年跟踪拍摄,采访了一百余位亲历三线建设者,完成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口述史。系列纪录片《三线记忆——黔南篇》一共八集,第一次真实、详尽地将黔南三线建设史诗般地展现给观众。
那是一段挥洒青春和汗水的岁月
那是一曲山高水长家国情怀的慷慨悲歌
那是一个民族与一个时代的命运交响
那是一部山呼海啸波澜壮阔的史诗
7月11日周六晚20点30分,大型系列纪录片《三线记忆——黔南篇》第二集《大山的密码》将在贵州广播电视台科教健康频道(贵州6频道)《记忆贵州》栏目播出,敬请届时收看。
《三线记忆——黔南篇》
第二集《大山的密码》
湘黔铁路
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火车和枪炮一样,带给了近代中国巨大的冲击。贵州,这个物产资源丰富的地方,却因交通不便不为国人所知,直到1959年,省会贵阳才结束了不通火车的历史。
1970年8月,党中央下达了兴建湘黔铁路的战斗号令后,湘黔两省无数热血儿女积极响应。
在贵州修铁路,逢山要钻洞、遇水要搭桥,建设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和今天的高度现代化修建模式不同,湘黔铁路贵州段的修建是完全依靠人力,肩扛人挑、日夜奋战。
陆林春:“那个时候修铁路一天是三班制。”
陈开贵:“我们每天四个排分工,这个排专门挖基脚,第二个排砌堡坎,第三个排负责用胶轮车拉沙,还有另外一个排搅灰浆。”
张应秀:“那个时候没有压路机,就是一锤一锤地舂。修铁路确实苦得很,但是我们劳力好。”
工地上大家的欢歌笑语声、指挥部的高音喇叭声以及悬挂在山坡上或写在墙壁上四处可见到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革命修铁路”等巨幅标语,合奏出了一曲热闹而紧张的工地进行曲。
贵州段是桥梁和隧道密集的路段。据资料统计,贵州境内大龙至贵定段有隧道及明洞185座,总延长71800米,大中小桥梁183座,总延长28780米。
金福华:“当时修新牌隧道,工期要求很紧,2800多米的隧道要在两年以内贯通,任务艰巨,差不多有一万人在里面施工。”
攻克了大山,凿穿了隧道,铺轨工作也在安全有序地进行着。所有人都等待着这条钢铁巨龙的腾飞。
单长海:“以前铺轨,铺到哪儿吃到哪儿,铺到哪儿住到哪儿。”
陆林春:“湘黔铁路正式通车那天,几十公里外的老太婆、老太公这些都来了,年轻人唱贵州山歌,闹热得很。”
如今,湘黔铁路依旧穿越在湘黔的崇山峻岭中,所到之处是风景的改变和命运的流转,人们也将与生俱来的宿命感牢固地连接在大地之上,继续上演着不同时代光阴的故事。
编码代号
20世纪60年代中期进行的三线建设是党中央从当时中国的国情出发,在战略和长远角度,通盘考虑中国工业发展的布局问题。
我国轻工业和重工业约70%集中在沿海,只有30%在内地,这是历史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状况。为了平衡工业发展布局,内地工业发展势在必行。
随着三线生产布局的纵深配置和展开,极大地改善了我国沿海与内陆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现状。对于当时发展滞后的贵州来说,更是一次“工业际遇”。
根据中央三线建设指示,从贵州都匀至凯里、黄平建设一套电子工业体系项目,这便是贵州国防科技三大基地之一的电子工业基地:〇八三。
当时三线企业一般会同时拥有三个厂名:内部代号、对外名字、信箱号。
内部代号指工厂的数字编号,对外名字指工厂中文名字,信箱号则是专属邮政地址。
当时保密教育规定,内部代号、对外名字、信箱号,这三个厂名在写信或对外联系时,最多可以两两同时出现,不准三个名称同时出现,如果同时出现,则为泄密。
三线建设是中国工业建设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西移,对于西部地区发展的实际作用意义远远超出了当年的备战意义。
原贵州黔南三线企业旧址
三线建设的全面展开,客观上改变了我国工业过于集中在沿海地区的畸形布局,促进了西南、西北大三线各省区的经济发展,对于改善我国国民经济布局,推进我国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大作用,为西部大开发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加快实现我国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四个现代化进程。
背景音乐:《勘探队员之歌》
《三线记忆——黔南篇》第一集《响应号召》
《三线记忆——黔南篇》第二集《大山的密码》
《三线记忆——黔南篇》第三集《山风呼啸》
《三线记忆——黔南篇》第四集《沸腾的群山》
《三线记忆——黔南篇》第五集《开门见山》
《三线记忆——黔南篇》第六集《山脉人脉》
《三线记忆——黔南篇》第七集《崎岖与坎坷》
《三线记忆——黔南篇》第八集《故事与丰碑》
《记忆贵州》|往期精选系列节目:
记忆贵州|往期精选之《川盐入黔》
记忆贵州|往期精选之《苗族鼓藏节》
记忆贵州|往期精选之《山脉人脉文脉》
记忆贵州|往期精选之《时光边缘的村落——地扪》
每周六20点30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栏目《记忆贵州》将在贵州广播电视台科教健康频道(贵州6频道)播出,敬请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