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已经结束。今年高考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一次高考,也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入攻坚期的一次高考。
如何更加有效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提升高校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水平,贵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阳光946党风政风行风热线》开通高考招生专题服务节目。今天,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等学校——贵州师范大学做客直播间。
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赵守盈带队做客节目,向广大考生发出邀请:
校长邀请
00:00 / -雪涯启业,宝山承绪,花溪流风,万世师表传一脉。师道弥高兮永崇其光,学缘弥深兮永续其芳。我代表贵州师范大学,向2020年有志报考我校的同学们郑重发出邀请,热烈欢迎同学们报考贵州师范大学。愿丹桂飘香季,秋高气爽时,我们相聚思雅河畔、龙文山下,共赏溪山烟霞,共筑香樟挺拔。学校将始终秉承慎思笃行、博学致新的校训,爱国、奉献、敬业、自强的大学精神,与同学们乘风破浪、筑梦前行,努力书写好教育奋进之笔,为实现多彩贵州新未来贡献贵州师范大学力量!
贵州师范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 黄平惠
问:今年贵州师范大学招生的总体计划有多少人?与去年相比有变化吗?
招生计划
00:00 / -答:今年我校本科招生计划数为6250人,招生专业有77个,其中师范类专业招生计划数为1460人,招生专业有19个。 专科升本科招生计划数为780人,与去年相比“专升本”招生计划数增加了280人。由于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家、省委省政府大力扩大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渠道,其中增加全省本科高校“专升本”招生数量,也是其中的举措之一。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管新福
问:文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有哪些优势?
文学院优势专业
00:00 / -答:在近80年的发展过程中,文学院形成了三个学科建设优势。我院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专任教师70人,其中获博士学位50人,教授25人,高层次人才比例达到了80%以上,为我们学科建设提供了科研基础,为培养人才提供了平台。另外,我们有二级教授5人、省核心专家2人,我们还拥有贵州省唯一的人文学科“长江学者”易闻晓教授,他也是国内比较著名的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和词赋专家。
文学院有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我把它称作“塔型”人才培养结构体系,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学科体系在省内应该处于第一集团。当年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过程中我们属于C+,这在全国所有中文专业进入了前50名,在师范类高校中进入了前30位。
文学院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几个比较有特色的研究方向。第一个方向是中国诗赋研究,特别是赋的研究。以易闻晓教授为学科领衔人的赋学研究有重大招标课题,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团队。第二是性别与文学研究,由林树明教授领衔,他在国内女性文学批评方面非常有影响力。第三个方向是方言学,主要从事语言保护,在黔中方言、安顺屯堡方言、黔东南方言、黔西南方言方面,应该说在全国没有任何一家单位能够比得上我们。
在这三个优势学科建设过程中,我们大力投入科研经费、师资力量。这样就使我们的学科在贵州省保持领先,也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甚至像我们的诗赋研究在香港、台湾都有一定影响力。
问:今年文学院计划招生多少人?录取分数大概是多少?
文学院招生计划和分数
00:00 / -答:文学院今年招生有两个专业方向,一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属于师范专业,有近80年历史,从建校至今从未断过,为全省乃至西南地区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年的招生计划大概是三个班或四个班,根据最终教育部和贵州省给的指标进行动态调整。二是汉语国际教育,属于非师范专业,会招收一个班。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本线以上录招,汉语国际教育是二本线录招。去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大概要超过一类本科控制线25分左右才能投档;汉语国际教育大概也要接近一本线才能投档。
贵州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陈震
问:贵州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作为全国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今年计划招生多少人?
数学科学学院招生计划
00:00 / -答:我们目前有三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目前,学院有数学的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一级学科博士点,数学专业有国家级团队。
今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计划招生120人,其中在贵州招生106人,省外14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和应用统计学专业计划招生人数各60人。三个专业均为第一批次招生。
问:贵州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毕业生与其他院校同专业的毕业生相比,有何优势?
数学毕业生优势
00:00 / -答:我们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认可,比如2018年贵阳市道德模范贵阳市十八中老师刘梅就毕业于我们学院;2019年国家表彰的一千多名优秀教师中有两名也是我们的优秀毕业生,分别是贵阳一中老师张忠华和拉萨市北京中学老师李树江。2020年“阳光校园 空中黔课”中,很多数学老师也毕业于我院。
从平台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大一就有机会选拔到厦门大学交换学习两年。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的学生,大一可以通过转专业进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大三可以参加学院的卓越教师班选拔,进入卓越教师实验班。同时,我们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数学学院有着紧密联系,本科生毕业后有更多更好的机会继续深造。
贵州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院长支启军
问:贵州师范大学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的优势专业是什么?“南仁东班”招收哪一类学生?
南仁东班招生
00:00 / -答: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现在有四个本科专业,分别是物理学、天文学、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技术。其中,物理学、天文学、电子信息工程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物理学和天文学的是按第一批次本科招生。
“南仁东班”主要是为了继承南仁东精神,培养卓越的天文人才,主要从学校的天文学、物理学、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大一学生中选取,在大二的第一个学期通过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来招生。未来,也计划从应届高三毕业学生中直接录取。
问:贵州师范大学开设天文学专业,有哪些优势?
办天文专业的优势
00:00 / -答:1、符合国家天文基础学科发展战略。近年来,LOMST、HXMT、“悟空号”暗物质卫星等一大批天文大科学设备建成运行,急需大量的天文专业人才,天文学科发展已成为国家基础学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FAST落户于贵州,为天文专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支持和就业渠道;贵州省大力支持天文学科的发展。在贵州省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贵州师范大学天文学短短3年时间实现了本科天文专业招生、一批次本科招生、国家一流专业的跨越发展,建设了贵州省射电天文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贵州省60厘米光学望远镜等平台建设,为天文专业提供了较好的热培养基础;
3、与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厦门大学等签署了联合共建天文本科专业的协议,实现了优势师资资源的共享。同时,优秀的学生以交换生的形式,推荐到上述单位学习;学生可到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厦门大学能实习实践实训;
4、“南仁东”建设。国家天文台与贵州师大学共享师资,实行双导师制,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
5、就业优势。部分优秀的学生可以继续到国家天文台等天文单位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或者直接到FAST基地等科研部门工作,也可从事大数据、电子信息从事技术工作,还可到中学等进行物理天文教学和科普工作。
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杜安
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未来,传媒学院在培养学生和学科建设方面有何规划?
传媒学院人才培养
00:00 / -答:传媒学院现有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传播学3个本科专业,其中播音与主持艺术按艺术类专业招生。
首先,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将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新闻观为指导,实行校内导师与业界导师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讲座沙龙、业界实践、竞赛展演“四个平台”,完善人才培养方式。
其次,凝练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一方面,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另一方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学院通过建立“新闻传播+媒介融合”的课程体系与实践实训体系,致力于培养有创意、能编导、精制作、会传播的全媒化复合型传播人才。
另外,注重人才培养与国家和区域发展的关联。当前,国家正在实施“一带一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发展战略;贵州省大力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讲好贵州新故事,传播贵州好声音,对内、对外信息传播量大,熟练掌握广播电视传播技能的高层次人才缺口较大,迫切需要具有媒介融合思维方式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传媒人才。传媒学院围绕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播需要进行新闻内容生产和广播、电视艺术创作活动,以讲好“多彩贵州”故事、展现贵州新形象为基础,进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助力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培养造就具有家国情怀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广播电视艺术传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