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好马上三线
备战备荒为人民
献了青春献终生
献完终生献子孙
大型系列纪录片《三线记忆——黔南篇》有大量黔南三线建设的珍贵影像资料,历时三年跟踪拍摄,采访了一百余位亲历三线建设者,完成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口述史。系列纪录片《三线记忆——黔南篇》一共八集,第一次真实、详尽地将黔南三线建设史诗般地展现给观众。
那是一段挥洒青春和汗水的岁月
那是一曲山高水长家国情怀的慷慨悲歌
那是一个民族与一个时代的命运交响
那是一部山呼海啸波澜壮阔的史诗
8月8日周六晚20点10分,大型系列纪录片《三线记忆——黔南篇》第六集《山脉人脉》将在贵州广播电视台科教健康频道(贵州6频道)《记忆贵州》栏目播出,敬请届时收看。
《三线记忆——黔南篇》
第六集《山脉人脉》
三线建设发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是国家以战备为目的进行的一场大规模工业迁移,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迁徙。这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包括了来自中国四面八方的工人、干部、知识分子和官兵,尤其以北京、上海、南京、江苏等一线城市的军工单位为主。
他们当中有的新婚燕尔,有的刚刚为人父母。祖国的一声号令,他们便告别了家中年长的父母,举家迁徙到彼时闭塞困苦的大山中,开疆拓土、繁衍生息。他们不仅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贵州的大山,也把自己的儿女献给了这片土地。
献完青春献终身
献完终身献子孙
三线人历经了艰苦创业、安居乐业等阶段过后,三线圈内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新群体——三线二代,他们从小就生活在封闭的三线圈,鲜少与外界接触,小伙伴之间的关系比普通人来得更加紧密团结。
李民:“我哥哥是68年生的,我是72年生的,这两个年龄段的孩子特别多,所以我同学的哥哥、姐姐往往就是我哥哥的同学。跟我自己的孩子相比,我们小时候小伙伴特别多,每天就这么玩,觉得挺快乐的。我完全不知道我们是在一个偏僻落后的地方,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我认为生活就是这样的。”
李文进:“我们吃一顿饭,不敢说跑遍家属区,起码要跑半个家属区,端着碗走到哪吃到哪,跑到这一家好吃,就在这家吃。”
对于三线的孩子们来说,伙伴的笑声浸透在他们的童年记忆中温暖而快乐。虽然三线二代从小生活在军工企业的大院里,但他们并不知道父母做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工作,但是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感觉那一定是不平凡的。
冯晓光曾是国盈丰光电工程的职工。他八岁时和父母一起从北京来到贵州的大山里。在他儿时的记忆里,父亲留给他的总是一个忙忙碌碌的背影。
建设者们用最短的时间实现了“三通一平”,一边修建厂房一边安装生产设备,为了“争时间、抢速度”,创业者们常常挑灯夜战,忘了吃饭、睡觉,也顾不上家人。
李文进:“我记得当时我父亲每天加班。我母亲把饭做好了,他赶不赢这个加班,他宁愿不吃饭也要加班,晚上一、两点钟加完班回家才刨碗饭 。”
范迪友是建新机械厂的第一任厂长。1966年,时年51岁的范迪友先行到达贵州都匀,为建新厂进行选址、基建。
几个月之后,范迪友的大儿子范广业带着妻子、年幼的女儿和三个弟弟一起前往都匀。兄弟四人和父亲一起在建新机械厂工作。在与父亲一起工作的那些日子里,范广业感受最深的是父亲对工作的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范广业:“我父亲是八级工,最高级别,从工人升到工段长,再到车间主任,最后到厂长。他认为党和国家信任他,从一个工人把他提到领导干部,他感恩,想的就是我一定要好好把工作干好。”
父亲身体力行影响着孩子们,这种影响是深远的、是刻骨铭心的。
言传不如身教
潜移默化的力量是巨大的
三线二代们每天生活在三线工厂里,看着父辈们为建设三线艰苦奋斗,这样执着而敬业的精神深深影响着他们。孩子们跟随着父母的脚步,接过父辈们的衣钵,加入到建设三线的行列之中,成为光荣的军工二代。
70年代末期是三线企业最为辉煌的时期。每一家三线工厂都有上千名职工,并且源源不断地引进新鲜血液,充实三线建设的队伍。
在那个年代,能进入军工企业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对于每一个能够进入军工企业的年轻职工来说,最崇拜的偶像不是明星,也不是富豪,而是自己的师傅。
王东书:“我们单位当时有几个八级工,都是50年代从上海出来的。我们有一个王八级是锻工,还有一个焊工卢八级,技术相当好,大家都很崇拜他们,是自己的一个奋斗目标。”
覃霭堂:“进厂要指定师傅来带。师傅都是老牌大学生,他们能力、经验各方面都很强。我们当时也相互在比,看哪个师傅带出来的徒弟有出息。”
覃霭堂:“比如说一个齿轮的尺寸超出两、三个微米,作为我们一般人来说可以用就行了,但师傅是肯定不会同意的,在他的概念里这是军品,是上天的,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出了问题是大事。”
秦昌禹:“非常尊重师傅,有一种很浓的敬畏心。师傅说什么就是什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师傅带徒弟,徒弟成为师傅后又带徒弟。一辈又一辈的三线人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为三线工厂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三线厂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知识人才,对待教育格外看重。几乎每一个三线工厂都有自己的子弟学校。每个厂都要求把学校办成赶超当地一流学校的水平,为祖国建设输送高质量人才。
彭秀森:“厂里有子弟学校,小学到初中。都是抽了一部分知识分子到学校代课,那时候的教学质量还不错。”
王登云:“教英语的是北京二外毕业,教数学的是江西工学院毕业,教物理的是西师毕业。”
乔玉国:“我们一批一批考进大学的学生都是他们这些大学生培养的。”
曹春奇:“我的工作负担相当重,上午搞科研,下午搞教学。”
厂区里的子弟学校不仅拥有很好的师资力量,还拥有三线工厂强大的知识储备和科研条件,相对于当地的教学条件来说,算得上首屈一指了。
学生们每天早上上学时,三线厂的喇叭里响起集合号,学生们踩着号声进教室,下午放学喇叭里会响起解散号。
三线工厂都是按照班、排、连的编制组成,实行军管模式。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和部队一样,一切听命于军号。
谭世科:“上下班都是广播,吹军号。”
谭世科:“有事了就广播喊。比如派谁去干啥,都是广播喊。70年涨大水,把我们桥冲了。只要是修桥的工地有人,广播就不停。不管下再大的雨我们都要保证喇叭响,播放‘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喇叭声鼓励着三线人在艰苦困难的年代里燃烧着青春和热血。他们从广播中知道氢弹爆炸,知道东方红一号上天。现在也是这个喇叭声温暖着三线老人在晚年生活里的青春记忆。
了解更多三线人和三线二代的故事,敬请收看《三线记忆——黔南篇》即将播出的《崎岖与坎坷》《故事与丰碑》。
《三线记忆——黔南篇》第一集《响应号召》
《三线记忆——黔南篇》第二集《大山的密码》
《三线记忆——黔南篇》第三集《山风呼啸》
《三线记忆——黔南篇》第四集《沸腾的群山》
《三线记忆——黔南篇》第五集《开门见山》
《三线记忆——黔南篇》第六集《山脉人脉》
《三线记忆——黔南篇》第七集《崎岖与坎坷》
《三线记忆——黔南篇》第八集《故事与丰碑》
背景音乐:《勘探队员之歌》
《记忆贵州》|往期精选系列节目:
记忆贵州|往期精选之《川盐入黔》
记忆贵州|往期精选之《苗族鼓藏节》
记忆贵州|往期精选之《山脉人脉文脉》
记忆贵州|往期精选之《时光边缘的村落——地扪》
每周六20点10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栏目《记忆贵州》将在贵州广播电视台科教健康频道(贵州6频道)播出,敬请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