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传统 · 畅游国潮
《夏至》
夏至,是我国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
夏至在我国古代是重要的传统节日(节气),在清代以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而宋代百官在夏至时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彩扇用来驱热,香囊可驱蚊抑臭,可见古人对夏至的重视。自古以来,夏至时节,吃面是很多地方的重要习俗,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夏至过后,正午太阳高度也开始逐日降低。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夏至避暑北池》也曾写到“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夏季阳气盛于外。夏至过后,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所以,在夏至后,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补。
人间百味,清欢入口。夏至还真是一个讲究吃的节气。接下来听到的歌曲《夏至》更是把夏至节气里的美食与各种情愫交织起来,让人深刻感受生活里的不同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