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位于玉屏侗族自治县亚鱼乡瓮袍村的黄金李基地,只见一排排黄金李树被果实压弯了枝杆。
“今年是初挂果,如果任其生长,产量可达7至8万斤。但为了保证品质,后期我们会进行疏果,将产量控制在3万斤左右。”基地负责人杨刚平看着眼前的黄金李树笑着说道。
今年50岁的杨刚平是亚鱼乡瓮袍村人,1996年从部队退伍后,曾打过工、担任过村干部、考过公务员。2016年,杨刚平在家乡承包了附近的3个山头,近2000亩地,其中300亩用于种植黄金李。种植期间,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杨刚平前往了深圳创业。
“或许是乡土情怀吧!在外面不管多风光,心里想的还是家乡。”看着眼前长势正好的黄金李,杨刚平感叹道。
“这里海拔高,温差大,种出来的水果甜度高,口感好。”望着眼前的大山,杨刚平谈起了种植黄金李的曲折。“这片山坡是远近闻名的‘石头山’,石头多,土壤少,你别看这几百亩的黄金李,种植前后花了整整2年的时间,投入了400余万资金。”
黄金李的种植,也让附近的村民在基地里谋得了一份收入,大家眼中的“石头山”变成了致富的“金银山”。
村民杨义海正在基地里割杂草,“在这锄草150元一天,现在正是农闲的时候,这里离家近,便来这里干活。”杨义海笑着说。
“自从种植黄金李后,一有活做,我就来帮忙。每年的剪枝、摸芽、施肥……我都来。”正在基地里忙活着给果树摸芽的龚其音说。
今年是黄金李种植的第4年,对于如何销售黄金李,杨刚平心中早已有了打算,谈及未来的发展,杨刚平说:“黄金李种植只是我的一个小目标,这里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下一步我们将依托黄金李基地,走农旅一体化发展。”
玉屏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平、张定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