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我看乡村振兴丨周末,在村里听老头讲乌鸦洞的历史

动静原创撰文:赵清山
1653907740

从很久以前就计划着要到大方县的羊场镇羊场村去看一看乌鸦洞,那是喀斯特地貌下一个特别宽阔的溶洞,宽阔得可以在洞里建造一个容纳几千人的生产厂,既是我国最早的发动机制造厂,也是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的诞生地。虽心向往之很久了,但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路过了很多次却从未到洞里去瞧瞧看看。人大抵都是这样,总是找着由头眺望远方,却忽略了身边的风景。

今年的夏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晚些,已是5月下旬,立夏过了许久,却没有夏日应有的炽热,清晨的小县城依旧雾气沉沉,寒意十足,恍惚间让人觉得好似回到了初秋时节迷雾氤氲中那望不见远方的怅然。

从大方小城到羊场镇近些的路约莫十来公里,但目前还在维护中,只能从贵毕公路多走几公里才能到。车行过城郊,10点多的天儿便舒展开来,路旁的小白花一簇一簇的开着,花香恣肆地弥漫在空中,不经路人的允许便扑面而来,好似要在这不寻常的天气里让你嗅到夏天的味道,在属于它的日子里尽情的盛放。每一朵绽放的拇指般大小的花儿都有它无法撼动的骄傲的倔强。

坚洞12年的白胡子老头

周六正是羊场镇赶集的日子,七天一次的赶集,即便在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的乡村依旧是热闹喧嚣的,乡镇里的集市总少不得吆喝和簇拥围观,人群也总是缓缓的移动着。集上的人们一点儿也不着急,对于咱农人来说,这一周一次的赶集便是最放松的日子,也是唯一休憩的日子。

开车艰难地穿过集市,往下再行200米便到了中国航空委员会第一航空发动机制造厂的旧址。宽阔的院坝里随意地闲置着几种儿童游乐器具,正门右边的小阁楼穹顶破旧得满是窟窿,已失去了作为屋顶的意义。从正门向里望去,狭长而幽深,似乎什么也没有。壮着胆儿往里走,林荫下的道路有些泥泞,斑驳的路面偶尔还能看出这条路曾经也用水泥硬化过。越往深里走越发的幽静,好似到了另一个天地,外面集市上的喧闹好像从未经历过。道路的尽头,看到了一栋两层的小楼,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小楼前突兀地停着一辆小轻货车,与这建筑和林荫下烘衬出的幽深格格不入。再走近些便听见了说话交谈的声音。

守洞12年的白胡子老头

守着这地儿的是个约莫70岁的老头,操作一口浓浓的毕节口音,戴着个鸭舌帽,两髻白透了的头发肆意的向外生长,显得蓬松而又自由。一双大大的招风耳甚是显眼,却是满脸的透着慈祥。下巴上一小撮白胡子看似没有规则,却处处显着是老人特意留下的。

阐明了来看制造厂的来意,老头告诉我,去年的腊月一过,他便整整守了这洞12年,现在也只有他一个人看管着这偌大的地方。白胡子老头问我:“要不要去洞里看看?”

“肯定想去!”

“就你一个人吗?”

“对,就我一个人,一个人不能就去吗?”

“丑话先说,我要为你开一次电,还会给你讲,至少得40块钱哦!”

“没问题,没问题,我给您50吧!”

收费自是情理之中的事儿,只是老头之前的话让我发憷,以为要收好几百呢,听到只收40元,自是我能承受的范围,暗自高兴。老头熟练地拿出收款的二维码,我扫了钱,收款码上备注着名字“王*”。看到我真扫了50元,老头很是高兴,当即表示“要好好的为我讲”,便叫我上了那辆有些突兀的轻货车。

我是很专业的!

开车的是老人的同伴,老头介绍说,他老家是七星关区的人,这辆车是老家的老弟兄们今天来看他,顺便要拉些东西回去。我们一行三人开着车从小楼出发,老头说,离洞还有些脚程,正好麻烦他的老兄弟送我们去。

正说着话,老头指着路旁的岩石对我说:“你看这石头上有字哈,它是: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是这儿的第一任厂长李柏龄写的……”

仔细瞧去,岩石上确乎隐隐约约刻着字。老头只知道这些字是谁写的,但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含义,但这已足够了。我赞叹地对老头说:“您老人家很厉害嘛,知道这么多东西!”

似乎这句话夸到了老头的心里,他有些激动了起来,下巴上的胡子往上翘了翘,说道:“我是很专业的!”

老头告诉我,尽管这洞在2016年就关了,但每年都有很多游客来观看,大多数看着像年纪大些的知识分子。老头要给人讲解,人家却说“不想听你编聊斋,你晓得勒我们也晓得”,老头不服气。人家又问“你晓得蒋介石让李柏龄写在石头上的字是什么?”

正好问到老头的点上,顺口一答,把那些知识分子给唬住了,立即表示加钱让他讲解,但老头孤傲地说:“现在加钱,我也不讲了!”

听老头娓娓地证明他的专业,我附和道:“我也是早想找个老人家了解一下这个洞的历史,正好遇到您,可以向您多学习!”

听到我这么说,老头越发高兴起来。12年的时间,老人定是把乌鸦洞的事摸透了。

制造厂门口长满了杂草

停下车,我们便到了洞口。洞口在巨大的山石下,若是不近了去瞧,确是看不出这岩石下有如此巨大的溶洞,自上而下俯瞰更是极难发现这是一个制造厂,确是能完美地躲过空中的侦查。只是这洞口两旁已是杂草丛生,通往洞口的石板路上的缝隙里也已长出了杂草,勃勃的生机与萧索又一次突兀地呈现着。

两个时期都是重点企业

老头熟练地拿出钥匙开门,铁门吱吱呀呀地响,门打开的一瞬间,一股略有些发霉而又潮湿的味道汹涌地袭来,老头又熟练地走向电闸,“啪”地一下给昏暗的洞里通了电。一楼的楼梯上放着“禁止通行”的牌子,老头说:“一楼电路有问题,没有通电,暂时看不了!”

到了二楼,老头便开始讲解。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寇以绝对的空中优势欺负我们国家,于是政府决定兴办航空工业。但刚在昆明筹备就被狂轰滥炸,于是拟选址大西南发展。原计划是选址四川,但来选址的官员途经大定府(今大方县),在餐馆就餐时聊天透露要找大溶洞,老板听说后便告知他们大定府大溶洞很多,于是多次寻觅后于1939年找到最合适建厂的乌鸦洞。1940年开始建厂,共三层,第一层990平方米、第二层800多平方米、第三层700多平方米,都是木质结构。1944年装配试车,完成首批3台发动机的生产。1946年又生产了15台,其中两台装配在昆明第一飞机制造厂的一架AT-6飞机上,从昆明一直试飞到南京,是为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老头娓娓道来,似乎这些词儿说了很多遍。

宽阔的厂房里只有几台锈迹斑斑的车床

我们三人的脚步声和老头解说的声音在二层的厂房里不住地回响。宽阔的厂房里只零星地摆放着几台锈迹斑斑的生产车床,四周的墙壁和中间的柱子脱落了许多,是历史的痕迹,也是触目可及的破旧感。醒目的红色标语抬头随处可见,老头说这是文革时期才写上去的。

上了三楼,老头接着介绍,他说当时蒋介石到厂里视察,曾在清虚洞召集全厂员工和军官们总计1700多人集体聚餐并训话。蒋介石还透露,要在清虚洞建飞机场。最后还留下“我們發動機何日可完全实现自製”的题词,仍可见遒劲和慎重。

蒋介石视察厂子

蒋介石留下的题词

老人告诉我,制造厂能完整地保留下来,一个名叫毛克生的国民党军官功不可没,他是中共的地下党员。国民党1948年迁台湾时计划把厂子炸了,在毛克生的努力下,策反了执行任务的军官,最后才得以保留。老头说得绘声绘色,还有些谍战的惊心动魄,是否真实却无法考证,但听着自是有些精彩的。

三楼的墙上用印刷体写着毛泽东同志对这个厂的期望“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愿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老头说,共产党接手厂子以后建成501厂,把原来的木质结构的屋子全部改建成混凝土结构,对外声称南京金城机械厂。国家“三线建设”时期,“501”厂是重点企业,1970年正式投产,转产为歼击6配套的液压泵。1978年,以成功为东风5号远程导弹配套液压泵为标志,进入航天配套领域。

常有老工人来旧厂址寻找回忆

老头介绍说,这个厂子一直用到1980年,搬走的缘由是三楼的一块大石头掉了下来。1978年,洞顶的一块大石块掉下来,发出了巨大的声响,厂里的人以为敌人来袭丢了炸弹,拼命地往外跑,厂外的警卫们以为厂里发生了爆炸,也奋不顾身往里赶,一时间骚乱不已。掉下的大石块目测有7、8米长1米厚,现在依然安静地躺在它原来掉下来的角落。

洞顶掉下来的大石块

也正因此,乌鸦洞被认为是不安全稳定的,厂里的领导们便逐级向上汇报搬厂的事。整厂搬迁,厂里的物资搬了4年,直到1984年才完成搬迁工作。在搬运一台大型的车床时,还不得已破坏了原厂的防御墙,至今仍留下了一个大缺口。老头告诉我,曾找过石匠看过,要价5万才能修缮。

整厂搬迁时被破坏的防御墙

老头说,时常会有原来在厂子里工作过的老人们来看看这旧厂址,每一次来都会去看看那块大石头,甚至还有老人会对着那石头作作揖,嘴里念叨着:“感谢你没砸到我们,也感谢你让我们得以搬厂……”

我暗自思忖,搬离这乌鸦洞可能并非只是这大石块的缘由,毕竟除了这块大石头,洞顶再没有掉下过其他的石块,而搬离这里许是和平稳定后基于其他战略部署的需要。

当然,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搬离了乌鸦洞,对于曾在这厂里工作的老人们来说,回来看看这乌鸦洞,是回忆那段峥嵘岁月最好的寄托,也是他们青春献给党最好的见证。

出了洞,许是担心我对行程不满意,老头若有所指地说:“这里没有什么风景,如果你是来看好看的,看不了啥子,这里只能看历史……”

我微笑着答:“谢谢您老人家,若是为了看好看的风景,我就不辛苦您讲解那么多了……”

何去何从

老头健谈,也好似想着要把自己知道的全部都告诉我。交谈中得知,这乌鸦洞自2008年起便被三个老板承包下来,也是想依托这里的历史遗迹来发展旅游,但经营至2016年便被迫关停了,至今一直闲置着。现在政府想要收回了,目前正在谈。

老头告诉我,老板们承包过来后,曾跑到台湾去找了大量的资料,也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去维修厂址。

也许是真不了解,对于正在谈的过程,老头只字未提,是否能尽快谈成,也不得而知。但从老头的言语中仍可窥见,对于承包商投入补偿的多寡,大抵是谈判最关键的问题。

乌鸦洞已经关停了近六年。六年前,羊场镇内的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孩子们到洞里去瞧一瞧看一看,接受这段历史的熏陶,总能让孩子们受点启迪。关停这六年,这项常规的活动也就取消了。

乌鸦洞该何去何从,现在仍不明朗,但于我而言,总希望能早日谈成,尽早交给政府专业的部门来开发保护,那些生动的历史不能只从老头的口中讲出,还不能辨真伪。毕竟,属于我们的历史,尤其是这么浓墨重彩的历史,万不能任其消弭在时光里……

从洞里出来,我曾计划到县里的图书馆去翻阅乌鸦洞的历史,在典籍里补全思绪里的这一段历史,但一个念头制止了我:把机会留给下一次到洞里来吧!

相信再一次到乌鸦洞,我们就能看到最完整的历史……

编辑

刘泳林

责编

李佳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