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乡村振兴中的传媒力量·桐梓行| 桐梓首家民间博物馆馆长:收藏40年 不做历史传承的旁观者

动静原创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1689216360
积分商场
动静原创

在遵义桐梓县网红街的角落里,隐藏着桐梓县首家且唯一一家民间博物馆——拾真博物馆,它没有华丽恢弘的外观建筑,也没有鲜艳明亮的指示标牌,但小屋里却浓缩了桐梓百年来的历史文化。馆内万余件藏品皆来自这家民间博物馆的馆长——成阿孟。他醉心收藏40年,花费百万,为保护和传承桐梓地方文化,收集了逾三万六千件文物,在闹市中建立了桐梓县首家民间博物馆并免费向大众开放。

忆红色初心,做收藏路上的追梦人

成阿孟在红色文化浓厚的家庭出生,他的父亲曾是当地文艺宣传队的队员,小时候他就跟着父亲四处演出,听他们演唱红色歌曲。在耳濡目染之下,红色文化从小就根植在成阿孟内心深处。

成阿孟一开始只是喜欢收藏家里信封上有红色文化的邮票,后来扩展到了各种红色题材的书刊、报刊和历史文物,但凡在外地看到关于桐梓的文物他都会收回来。就这样,成阿孟走上了收藏之路。

成阿孟说:“我对自己和朋友都很抠门,因为我把所有的钱都用来买藏品了。”成阿孟平时穿几十块的衣服,衣服穿得皱皱巴巴也不在乎,对自己很是“抠门”。但要说花几万买文物,却眼睛都不眨一下。

工作期间,成阿孟一边在酒厂上班,一边开了家邮票店。为了节省出差费用,留下钱去当地古玩市场买藏品,成阿孟曾坐五十多个小时的火车硬座去往东北,甚至还和同事挤一张床睡觉。

2001年,成阿孟从桐梓酒厂下岗后,全心投入到邮票店的经营中,开始了走街串巷的收藏生活,期间他又把开店赚到的钱全部用来买藏品。

“那个时候很多人都觉得我傻,认为我应该拿钱去买车买房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实际上我做的事情都是在保护和传承桐梓的历史文化,想让更多人了解我们桐梓,这些远比满足我自己的物质需求重要的多。”成阿孟说道。

就这样,尽管不被身边人理解,但在收藏这条路上,成阿孟走得非常坚定。 

成阿孟藏品的苏维埃纸币

沿漫漫征程,做地方文化的推荐官

经过多年积累,成阿孟的藏品已经在家里堆积如山,邮票小店也转变成了古玩店——拾真古玩。彼时,成阿孟通过“以藏换藏”的交易方式,在收回了很多桐梓历史文物的同时,也帮助其他同行收回他们当地的历史文物,他也已经成为了国内小有名气的红色收藏家。

为了增强自己对藏品的鉴定能力,他还自费去到了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的高级文物鉴定研修班学习了两年,同时被贵州省收藏家协会聘为文物鉴定专家。

“在外进修的时候,我看到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博物馆,其实是非常羡慕的,因为想到我们桐梓没有这样的文化博物馆,所以我想打造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成阿孟说道。

2021年10月1日,在祖国母亲72岁华诞之际,由成阿孟创办的桐梓首家民间博物馆——拾真博物馆正式开馆并免费向大众开放和讲解。馆内有红色文化、抗战文化、夜郎文化、军政文化、农耕文化、地方传统文化等方面近万件藏品,汇集了成阿孟38年以来的心血。

成阿孟说:“平时本地人晚上闲逛的时候都会带他们家孩子来我这学习桐梓历史文化,外地人大多数都是一批一批的来,都接待不过来。忙的时候,我喉咙一个晚上都在‘冒烟’,第二天痛的都讲不出话来。”

目前,拾真博物馆每月客流量能达到上万人次,已经成为了贵州省“收藏家协会民办博物馆示范基地”,也是桐梓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的重点场所。

成阿孟为游客讲解藏品

学雷锋精神,做公益事业的助推力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每逢重要节日,拾真博物馆的门前便会出现这样一幕:成阿孟将雷锋雕像从馆内搬出来,带领前来参馆的中小学生们歌唱雷锋精神,向他们讲述雷锋故事。

多年来,成阿孟在寻找藏品之余,也会和当地的中小学合作,义务为学校布展红色文化陈列馆,和免费组织桐梓县青少年们来到拾真博物馆,并亲自为学生们开展爱国主义的主题教育活动。

成阿孟与当地学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今年2月份,桐梓县鞍山小学就曾组织学生们来到拾真博物馆,成阿孟带领他们歌唱了红色歌曲,并为他们讲解了博物馆红色文化陈列馆内的藏品。“当时孩子们听得特别认真,他们很喜欢这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对孩子们的成长也非常有帮助。”成阿孟说道。

拾真纪念馆的门前,每日都有文艺演出。所有的演员都来自他成立的艺术团,这个艺术团的200多名成员涵盖了所有的年龄层次,分成了不同的团队,他们的演出项目有年轻人的恰恰舞、街舞,以及中老年人的旗袍秀、萨克斯、朗诵等。从2018年开始,这支表演团在每年春节期间都会进社区免费赠送春联和表演节目,丰富当地民众的生活。 

艺术团进社区表演节目

讲桐梓故事,做文化传承的践行者

如今,成阿孟藏品逾三万六千多件。他表示,如果他儿子未来没有打算继承他的事业,他会选择将百分之九十的藏品捐赠给专业机构,让它们发挥更好的文化价值。

“在我有生之年,这家博物馆都会一直坚持开下去,直到有一天我干不动了”。成阿孟哽咽地说道。

成阿孟与他的藏品

从1983年开始的收藏生涯,不知不觉也已经坚持了四十个年头,期间受过家人、朋友的反对和质疑。但在他的坚持下,桐梓的历史文化也被更多人知道。

成阿孟说:“现在很多文物故事都是从老人的口中说出,年轻人没有耐心去认真了解我们的地方文化,但其实传承历史文化没有谁是旁观者,人人都是参与者。当代青年人要沉得下心,有目标、有激情,这样才能有奋斗的动力和底气。”

在这个快节奏时代,成阿孟是大家眼中的一个“异类”。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唤起人们对地域文化的关注,增强人们对地方文化的信心。未来,他还将继续朝着这一方向努力,这是他毕生的追求。

文字:欧嘉雷 詹永芬 刘吉云 徐月 肖清

图片:受访者提供

指导老师:管倩

出品: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教务处

桐梓县文化旅游局

编辑

张杏梅

责编

石右

编审

冯健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