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动静深度丨碰撞“非遗”能否成为贵州民宿新亮点?

动静原创
1680308580
积分商场

“诗与远方”、治愈、乐活、悠闲……这些都可以是民宿的标签。大众对民宿个性化的追求不仅停留在外在形态,关键在其能提供的文化和精神内涵。贵州民宿如何找到自己的特色和亮点?在文旅融合和民宿发展进程中,非遗等在地文化元素或将成为一种加持。

“之前朋友来黄果树旅游就住的一家民宿,看到她拍的照片我就很心动,一直想来体验一下。这次趁休年假过来旅游,特别喜欢这种非遗元素的民宿。”上海游客石慧说。

优越的生态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贵州民宿成为香饽饽的底气。3月19日,第七届黑松露奖暨中国度假榜颁奖盛典在黄果树举行,盛典上,公布了第七届黑松露盛典精品民宿榜top100奖项获奖名单,贵州14家民宿获奖,这其中大多都与非遗深度结合。

安顺匠庐·村晓 图片来源于深呼吸旅行社

3月初以来,在黔东南榕江县栽麻镇丰登侗寨,村民杨成兰正忙着在自家现有侗布制作手工作坊的基础上,扩建民宿和一个活态微型博物馆。她经营的侗布制作手工作坊,出品的土布要经历选棉、轧花、搓棉、染布、捶布、蒸布30余种工序。去年7月,丰登侗寨侗布制作手工作坊被列为侗族服饰国家级非遗传习中心。为了让来访者更全面、直观地感受侗族土布的织布、染布技艺以及侗寨的乡土风情,杨成兰建立起“读侗木屋”民宿、倚山人侗布技艺文化体验中心,并开设了植物染研学课程。截至目前,共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超1万名孩子和家长。杨成兰说,“很多人一开始只是想来参观,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被侗族土布所吸引,因侗寨原生态的环境和浓厚的民族文化而留下”。

杨成兰

眼下,让客人流连忘返的安顺匠庐·村晓民宿也迎来客流旺季。

匠庐·村晓坐落在安顺市黄果树镇石头寨普叉村古村落,深度融合了安顺当地的非遗,民宿设有非遗传承布依染坊、无边泳池、茶屋、禅房、布依文化广场等。非遗传承人罗秋燕在这里传承与创新,让高品质民宿结合安顺蜡染,使乡村特色更为鲜明,给游客带来了更多的体验感。匠庐·村晓店长翟云洪说,“民宿不仅是一种住宿,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传达,希望能以民宿为平台,将当地的非遗更好的传播出去”。

越来越多游客来杨成兰的侗布制作手工作坊体验侗布织染

与此同时,在距离匠庐·村晓民宿不远处,有着悬崖之上的建筑艺术品之称的“尧珈·凡舍”悬崖民宿,客人络绎不绝。尧迦品牌民宿贵州地区负责人王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贵州有着非常优质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这也成为民宿设计和运营中非常注重的元素。“我们的客群定位是外省的偏多,特别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想给他们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所以我们民宿从建设一开始,就尽量保留当地原有的建材和风貌。”

王晋说,贵州的民宿融入在地文化已经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时尚,“比如蜡染这些都点缀进去,与抱枕、床尾巾进行融合。软装部分,我们在装饰画上,展示出少数民族服饰、苗银手势、赶集文化。”

王晋还提到,民宿的文化表达,不仅体现在建筑设计上,也体现在饮食、节庆、文化活动和体验项目中。“贵州有很多非遗的项目和少数民族文化体验内容,我们致力于和本土的非遗深度交融,提高民宿的文化内涵,传递贵州的特色和亮点”。

杨成兰的侗布制作手工作坊正在扩建民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贵州民宿总量已达1.2万家。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芳表示,“目前,贵州已成为全国民宿产业发展速度最快的省份,在民宿领域,一颗新星正在冉冉升起。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无论是理念、规模、设计、特色还是服务、管理等各方面,也还有差距”。

2021年贵州省统计局组建调研组,对省内部分重点民宿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发现贵州部分乡村民宿只是传统农家乐的升级版,缺乏有文化“民味”的民宿,同质化突出,感受不到乡村特有的风情与文化。

贵州非遗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共有国家级非遗名录99项159处,省级非遗名录628项1025处。以文促旅,以旅彰文。“非遗+旅游”不仅丰富了旅游供给,也激活了数量巨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旅游市场走进了千家万户。

贵州旅游协会副会长张晓松表示,民宿带来的游客需求最主要的是对精神和文化的需求,这也是最具张力的需求,是身心交融的高级产品。贵州是文化多元相交汇的地方,要利用非遗资源,实现非遗与民宿的双向促进。“发展文化旅游促进乡村振兴,既保护了文化,又发展了旅游,也增加了群众收入,以民宿为代表的兴起的度假旅游不仅将极大赋能贵州乡村振兴,也为贵州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带来了重新定价的机会”。

越来越多游客来杨成兰的侗布制作手工作坊体验侗布织染

据2023“多彩贵州”酒店、民宿专题招商推介会上的消息,贵州推出186个酒店民宿招商项目,总投资454.13亿元。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消息称,到2025年,贵州新增民宿经营主体5000家,发展壮大一批民宿集群和民宿重点村镇,实现民宿产业规范化、市场化、特色化、融合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

民宿作为一种为游客提供文化体验的旅游住宿产品,与非遗有着天然的契合度。民宿借助非遗,让非遗拥有相对固定的而且有一定流量的展示平台,既有社会效益,也有经济效益。但非遗民宿未来的发展,还需要打通现实存在的非遗传承人拥有精湛的技艺,却不擅长教学、民宿引入非遗场地受限等堵点。

全国甲级、乙级旅游民宿评定专家,章艺表示,对于大部分民宿主人而言,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用“三步法”将非遗元素有机融入民宿运营发展中。“首先,从了解本地非遗名录、梳理非遗资源入手。分析主要客群需求、确定非遗项目。民宿经营者要自觉成为非遗传承人群。只有熟悉引入的非遗项目,才能在民宿的营建中与非遗资源实现更深入的融合。其次,通过建筑装修营造与非遗项目契合的环境氛围,特别是在客房、餐厅及公共区域的装修设计中,突出体现非遗特色,设置与接待规模相适应的非遗项目体验场地,展示非遗相关标识及相关科普资料。同时,非遗民宿应持续开展非遗活动,为游客提供体验、学习非遗技艺的服务。”

部分内容综合自网络

记者

陈艳 刘志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刘志

编排

李佳

编审

谢红娟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