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点亮生活
让《领读者》带我们到达最远的地方
像一艘船,如一匹马
穿越时空,跨越山河
读书,读人,读世界
多一度听见,多一度温暖
【好好聊天】

我们都是打工人1
00:00 / -
我们都是打工人2
00:00 / -
我们都是打工人3
00:00 / -
我们都是打工人4
00:00 / -本期话题:我们都是打工人(下)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疑问:
明明从早忙到晚,为什么我还是原地踏步,感受不到自己的成长?
年年升职加薪,为什么我还是感觉迷茫,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呢?
年龄渐长,我还有什么资本能与年轻人抗衡,不被社会淘汰呢?
闻好:职业倦怠期,要学会接纳和调整
南方:应该始终选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工作
张新雨:自由职业者,需要更高的自律
本期“聊天者”:张新雨 专栏作者
本期书籍:《深度工作》
电视剧、电影中的“中年危机”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很普遍,很多人平时在公司过着安逸舒适的日子,每天做着单调重复的工作,从不寻求突破与变化。
时间一长,年纪也熬大了。面对面临初入社会的年轻人,自己的脑力和体力都已经跟不上他们的节奏拼不过,而那些所谓的阅历和经验也都没有转化成核心的竞争力。
他们最后的结果,就只有被社会淘汰了。
听到这,也许你也已经开始提心吊胆会疑惑: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这种危机呢?
我们怎么做才能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避免不会被取代呢?
这本《深度工作》将揭示这些问题背后的真相,同时引导我们突破困境。
其实我们60%的工作时间都被浪费了,那些习以为常的工作习惯才是拖累我们的元凶,阻碍我们进步,让我们变得没有价值。
它首先揭示了一个可怕的真相:
我们中大部分人60%以上的工作时间都花费在收发电子邮件、参加会议、接听电话、回复信息等这种琐事上,对职员的认知能力要求不高,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价值,因此容易被替代。
这就告诉了我们,原以为忙碌充实的工作,恰恰很多都是低效浮浅机械无用的,只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为了改善这种状态,作者在书里提出了深度工作的理念,它要求我们在无干扰的状态下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会让工作内容变得独特又难以取代,也能让我们在这样集中高效的工作状态下收获自我的提升。
有很多名人都积极地培养深度工作的技能,并将其内化为工作核心。诸如《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23次提名奥斯卡的演员伍迪·艾伦等等,深度工作的习惯坚持也是他们获得成就的很大原因。
实现深度工作并不容易,书里让我们重新审视习以为常的工作习惯,同时提出了具体翔实的方法指导我们如何进行深度工作的状态,让每一点脑力都得到完全的运用,不在深陷低效的忙碌之中,创造难以复制的价值。
【好好聊天】与你探讨如何告别低效的忙碌,成为职场上无可取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