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之微,衣食住行。
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的贵州,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过程中,不愁吃、不愁穿已经基本实现,在重点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住房“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这“3+1”方面,也交出了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在六广河岸边,黔西县素朴镇屯江村的屯江小学又一次开学了。在此之前的整整十年时间里,小学被撤并,孩子们只能起早贪黑,离开村子外出上学。
校长杜生友介绍,屯江小学建于1954年,在2009年的时候由于学生数量减少,这所学校就实行了“撤点并校”,这里的学生有一部分通过爬“天路”去朴厚就读,另外一部分学生因为爬不了“天路”,就只能坐船到河对岸的大石乡去就读。
2019年,屯江村重建了小学,还请来了新的老师,幼儿园至三年级的孩子们全部就近入学。
今天,和城里的同龄人一样,屯江小学的孩子们享受着优质的教育资源。中午课休,他们再也不用带着土豆当午饭,都能吃上搭配均衡的营养午餐。
该入学的一个也不能少,已入学的一个也不能辍。
贵州坚持把教育作为拔除穷根的根本之策,“控辍保学”实现动态清零,并率先在全国实行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为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提供了新经验。
2019年,从贵州农业职业学院毕业的余贵龙通过应聘,获得了一份畜牧专业技术员的工作。一年后,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他已成为公司里的技术骨干。
余贵龙说,他现在每个月能够拿六千块钱左右,职业教育让他获得一份好工作,更重要的是,他还能够帮助家乡的其他农户致富。
在贵州清镇职教城,还有很多像佘贵龙这样的农村贫困生,得到了免费的职业教育和稳定的就业机会,为自己的未来和家庭带来新的希望。
从2015年以来,贵州清镇职教城共有11所院校开设了精准脱贫班,面向全省贫困地区免费招收贫困家庭的初中毕业生共计4万人,带动4万个贫困家庭脱贫,真正实现了“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目标。
贵州省每年压缩党政机关行政经费的6%用于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贵州省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贵州省率先在全国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政策。
贵州率先在全国实现营养改善计划,对义务教育学校和学前教育机构全覆盖。
坚持人民至上,增进民生福祉,贵州省用一件件实事,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落到了实处。
自2016年以来,贵州省率先在全国建成覆盖省市县乡四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成目前国内最大的远程医疗专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医保,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2019年,贵州省基本完成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和人畜混居整治任务,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近11万套。贵州已对全省192.14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安全保障数据档案进行逐户验收,所有问题销号清零。
2019年,贵州累计投入资金26.97亿元,解决288.2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其中贫困人口85.21万人,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