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3年见一次,恍若隔世。
上一次2019年,他是贵州工匠,我们做了专题报道《龙福刚:高压输电线上的“发明家”》。
这一次2022年,他是二十大代表,全国共有2296名二十大代表,他们从9670多万名中共党员中产生,可谓“四万里挑一”。
3年前和3年后
3年前采访龙福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组数字。
8400,1467,50000。
作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兴义供电局输电管理所高级作业员,龙福刚在从业的20多年时间里,走遍了区域内74条1467公里输电线路4984基杆塔,线路巡检行程超过5万公里,实现带电作业8400余天“零差错”“零事故”。他,因此被评为“贵州工匠”,南网一级技能专家。
今天采访龙福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个字:大数据。
龙福刚代表说,这些年有了大数据、无人机辅助电网巡线、检修,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安全也有更好的保障。
“电网故障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电流负荷过大,电网发热导致的,目前,贵州电网的温度可以通过大数据传至监控后台,能够实时在线监控异常温度,从而精准定位故障点。”
龙福刚代表说,以前人工巡线很辛苦,有一次自己6小时才爬6级铁塔,其间还要穿越深沟河谷,上山下山,现在同样的工作量,无人机20分钟就可以完成。
3年前采访龙福刚,有一个细节一直让我难忘。
龙福刚一直以来都爱在工作中琢磨一些小发明,比如,为了解决输电铁塔上检修工具无处安放的问题,他发明了承力座;为了解决登杆容易滑落的问题,他发明了防滑防脱脚扣……他拥有国家专利19项,折叠检修梯等2个项目进行市场转化应用,6个项目进入南方电网公司新技术推广目录。
当年,我问龙福刚,做这些发明创造的源动力是什么时,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在高压电上带电作业、无所畏惧的男人流泪了,他说因为很多年前有一次和同事一起巡线,结果同事出了安全事故,这件事情对他触动很大,所以,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创新发明,保障更多电力一线人员也包括自己的安全。
而今天,龙福刚谈起自己的工作,话语间能够感到更多的是安心和踏实,他说,电网检修人员的全操作流程如今都会通过大数据连接后台,每一个操作环节和步骤都有记录,操作不规范,后台会有提醒,相当于“身边多了一个安全员”。
展望下一次采访
这一次因为龙福刚代表即将前往北京等原因,我们并没有见上面,只是电话采访。采访中,我一直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其实就是间隔3年而已,为什么会有这么久的时间感受呢,我猜可能是因为听到龙代表说这些年行业变化很大,也或许是我自己作为一个记录者,也见证了这个时代太多的变化,所以会有一种过了很久的感觉。党的二十大就要召开了,我们一起来听一下龙代表的期待。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下,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令人惊叹,这也为贵州电网向‘智能电网’‘ 数字电网’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我想在大会上向全国各地的代表和人民讲述这些年贵州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电网发展的情况,非常期待今后在科技的不断加持下,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让人民群众更好地用好电。”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