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年烽火岁月,一座关隘见证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图云关——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所在地。抗日战争期间,150支医疗队和3420名医护人员以此为基地,担负着各战区的前线救护工作。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我们今天做的事情,以后会不会有人记得啊?”
一句八十年前的叩问,穿越烽火岁月,在今天找到了回响。
民国二十六年,山东沦陷。朱家四兄弟——伯寅、伯平、伯烈、伯旭毅然离家报国。年仅十六岁的朱伯旭谎报年龄加入中国红十字会救护队,与其他三位兄长共同奔赴抗战一线。
他们的故事汇聚于贵阳图云关——全国医疗救护的心脏。这里发出的每一道命令、每一批物资,都如同血液般输送到各战区医疗队。大哥伯寅一人带领四人小队管理数百伤兵的野战医院;二哥三哥冒死抢运X光设备,冰河之中保卫珍贵医疗器械;临危受命的防疫战斗,用土法制成的灭虱器对抗细菌战......
战火纷飞中,亦有温情时刻。图云关见证了朱伯旭与布依族姑娘的战地爱情,家书千里传递"朱联贵"这个承载家国情怀的名字。
八十年光阴流转,当年那个谎报年龄的少年早已不在,但他写在日记里的每一个字,都化作穿越时空的星光。今天,他的儿子朱联贵带着父亲的日记,踏上了寻找的旅程。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探亲,而是一个民族对守护者的集体回应——"你们做过的事,我们永远记得"。
8月21日起,让我们一同打开这本泛黄的日记,聆听八十年前的心跳,见证一个家族与国家休戚与共的深情。这不是一段尘封的往事,而是一束永不熄灭的光——照亮过去,也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纪录片《图云关往事》共分为上下两集,8月21日,《图云关往事——朱门四杰》(上集)在动静贵州全网首播。
—— 我们记得,他们就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