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动静深度丨贵州如何把幸福感送到农村群众“家门口”?

动静原创
1678449000
积分商场

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预算报告、计划报告均对做好“乡村振兴”进行了相关安排。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重点是硬件、软件两手抓,逐步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着力塑造人心和善、和睦安宁的乡村精神风貌。

把快递送到家门口、办事有人跑、公交车开到村里头……贵州聚焦农村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一件件民生实事提升了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邮快驿站”连接乡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中午时分,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岩脚镇老坡底村的开虎超市门口人来人往。

“开虎,我来取个包裹。”村民李卫新笑呵呵地喊道,径直走到开虎百货店里。

老板李开虎输入手机尾号,走到快递货架前,很快找到了李卫新的包裹。

平时,李卫新喜欢在网上购买生活用品,以前村里没有“邮快驿站”,他要到10公里远的岩脚镇取包裹。村里开通“邮快驿站”网点后,李卫新的网购方便了。

村民刘登燕也提来了自家产的土鸡蛋、腊肉、糟辣椒,准备寄给在福建工作的孩子。

李开虎接过物品,仔细装箱、打单,放到了揽收货架上。刘登燕说:“去镇上寄的话,来回要花1小时,还要多花10多块钱的车费,现在出门走几步就可以寄了。”

李开虎的店开在村里一个名叫福能电厂的门口,电厂职工有500多人,老坡底村有2800多位村民,每天这个驿站有约130个包裹的业务量。

“邮快驿站”的开通打通乡村物流服务“最后一公里”,把成千上万个装着牵挂祝福的邮件快捷地送到收件人手上。李开虎说,这几年,快递量在上升。“现在店面是100个平方,我准备把店面扩展到200个平方。以后包裹量多了,考虑上门送包裹、揽包裹。”

快递进村是政府之愿、村民之盼,也是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重要的一环。目前,贵州“邮快驿站”有13236个点,覆盖了全省60%的行政村,每天大约运送3万件包裹。这些包裹中,很多是发往乡村的食品、衣物、生鲜。

每天早上,中国邮政的邮车会准时出发,把邮件送到乡镇,再通过村级“邮快驿站”进行派送。

“红色代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杨婆婆,今天身体咋样了?”最近,黔东南州雷山县丹江镇排翁村党支部书记李青亭来到75岁的村民杨光英家,她是特地来帮老人交水电费的。

杨光英的儿子在县城打工,平时住在城里。李青亭说:“现在村里常住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提供代办服务,就成了我们这些党员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

2021 年以来,贵州省雷山县聚焦农村工作新情况、新问题,推行“红色代办”机制,由党员为群众无偿代办事务,破解农村群众因办事程序不清、政策不明、地处偏远等原因造成的办事不便、办事难问题。

李青亭(前)带村民办社保卡

排翁村距离雷山县城4公里,全村189户770人,村民主要收入靠外出务工。李青亭是村里“红色代办站”的队长,每当接到村民反映的事情,总是及时召集“红色代办站”的队员商讨研究。

目前,雷山县共设立乡镇“红色代办”总站8个,村级站154个。制定了包括办理医疗补助、临时救助申请、代缴水电、农用物资、就业指导等代办服务,基本涵盖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自2021 年以来,雷山县“红色代办”累计为群众代办8294件实事,赢得了群众好评。西江镇大龙村村民张正奇说:“以前办事东奔西跑,还摸不着头脑,现在我们有困难,第一时间就找村里的红色代办员,在家门口就把事情办妥了。”

激活农村公交这一“毛细血管”

乌箐站,是距离毕节市金沙县城最远的一个公交站,离县城有20公里。

每天,乌箐村民孙正琴像县城里的上班族一样,坐101路公交车上下班。孙正琴说:“早上去,晚上回来,很方便。”  

开通公交以前,孙正琴需要从金沙县城拼出租车回家。“有时候出租车也不好拼,就拼黑车,费用高,也危险。” 孙正琴说。

101路公交车于2021年开通,相比过去的出行方式,公交车能准时、准点,给乘客带来了方便。101路公交司机杜汝英说:“早上坐车的是一些学生,还有当地老百姓进城卖菜,有些是进城里面玩的。”

公交车开通后,不仅票价更低,乘车环境更舒适,服务质量也得到乘客的好评。乘客邓先利说:“现在的公交车只要三块,车费比以前减少了六七块,时间也缩短了一些。”

近年来,金沙县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公交线网进一步向农村延伸,覆盖了以城区为中心,半径25公里的范围。

线路如何设计,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到方案优化、设计科学。将村庄与医院、学校、景区、政务服务中心、商业街等重要节点连接起来,满足了沿线村民日常出行需求。

目前,金沙县有公交企业两家,公交线路10条,线路总里程约200公里,运营117辆车,覆盖县城周边8个街道、乡镇,年客运达1500万人次。金沙县交通运输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丁明春说,“激活农村公交这一毛细血管,特别是镇与镇之间衔接、与乡村游景对接等。着力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加速城乡融合公交线路,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据统计,目前,全省共有260条农村公交线路。未来,省交通运输厅计划将逐步引导全省农村客运逐渐转为农村公交模式。到2025年,实现农村平均候车时间不超过20分钟。

贵州省瞄准农村生活条件改善这一目标,硬件、软件齐上,努力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和公共服务便利度,让农民生活接轨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华红看表示,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增加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乡村振兴要依靠群众,只有处处以人民为中心,不断缩短城乡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让农民生活得安心、舒心,才能安心留在农村谋发展,才能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雷山县融媒体中心对本文亦有贡献

记者

陈久菊

编辑

范洋

责编

刘志

编排

李佳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