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六集大型电视专题片《长征之歌》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专题片围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分别以《让长征文物活起来》《跨越时空的承诺》《一条绿色生态廊道》《奇迹在万里征程闪耀》《红飘带上的诗与远方》《长征让世界读懂中国》为题,讲述了长征故事,弘扬长征精神,反映新时代长征路上的新成就。作为红军长征途经的重要省份,贵州是红军发展壮大之地,片中详细记录了红军在贵州的整个过程。动静记者专访了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二处副处长刘毓麟,和他一起回顾红军长征在贵州的重要意义、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
刘毓麟告诉记者,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和红二、红六军团先后转战贵州,红军在贵州创建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思想,播撒革命火种,召开了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进行了光辉的四渡赤水等战役。在中国革命的艰难时刻,贵州各族人民拥护红军、支援红军,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贵州也成为红军休养生息、发展壮大的重要地域,成为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点。贵州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建设区,对于促进贵州的红色文化的发展,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大意义,更能为贵州人民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起到凝心铸魂的作用。
刘毓麟说,中央红军在贵州活动长达4个多月,足迹遍及大半个贵州,发生了很多重大事件。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为胜利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遵义会议的鲜明特点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正是在遵义会议后,我们党在不断探索中才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除了遵义会议之外,红军还召开了黎平会议、猴场会议、苟坝会议等重大会议,创下了强渡乌江、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等经典案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时代新征程,贵州儿女就要继承长征精神,走好贵州新时代长征路。
刘毓麟告诉记者,贵州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红军长征途中与贵州各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体现了浓浓的军民鱼水情。《长征之歌》第二集中重点提到了当年中央红军路过安顺镇宁,与布依族武装首领陆瑞光立了一个盟约,史称“弄染结盟”。从历史看来,这份盟约为红军主力顺利渡过北盘江,进而威逼昆明,抢渡金沙江,摆脱敌军重兵包围,赢得了宝贵时间。同时,也在当地民众中播下了红色火种。红军长征在贵州期间,通过标语、歌谣等多种形式,向广大贵州人民播撒了革命火种、昭告了革命理想、植入了革命信念。在革命思想的宣传下,有2万多名贵州儿女加入了红军,这也说明贵州人民在历史上就坚定地拥护和支持党的领导,为贵州人民留下了无数的红色传奇和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记者:梁妤(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