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县老城 图片来自网络
崇祯十一年(1638),徐霞客到了贵州普安州,也就是今天的盘州市双凤镇,在这里逗留了十天左右,记录的文字在整个黔游日记中,所占篇幅是较大的。他看到的普安城,曾遭天启初年的米鲁之乱,“至今疮痍未复”,就连州官衙门,“门廨无一完者”。但是他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然是城文运,为贵竹之首”。
盘县老城 图片来自网络
翻开贵州明清进士名录,明代贵州考中的进士,分布是很不平衡的。我们先看这组数字:贵阳26人,思南12人,普安11人。安顺8人,铜仁7人,凯里6人,镇远5人,都匀 3人。贵阳考取的多,自不待言。可是当时的普安州,却能名列第三,比安顺等地都要多,足见徐霞客所言不虚。要说普安州地处驿传要道,安顺、镇远何尝不是;要说明代前期贵州举子要去云南赶考,普安州肯定近一些,也不对。嘉靖十四年(1535)贵州始单独开科。而普安中的进士都在嘉靖十六年以后。因此,个中缘由,倒是值得我们来梳理一下的。
盘县软轿哨古驿道 图片来自网络
谈到这个问题,不能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吴倬。在《嘉靖普安州志•宦迹》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佥事吴倬,浙江淳安人,进士。刚毅敢为,严而能恕。多方区划,注意儒林,置宾兴而士怀其德,置饷田而军怀其惠。”吴倬,字克大,明成化十九年任贵州佥事,负责驿传事务。过去,驿站军役十分辛苦,但是没有廪饷,吴倬就先决定每人每月发给米三斗,再上报获准。然后,“以赎金七百两购田,岁收其入以助站军”,所以“军怀其惠”,后来还入表贤祠(在今油榨街)祀之。到了清代道光年间修复时,祠里还存有吴倬的神主牌。
所谓“宾兴”,明清指民间助学助考之机制。明代,在江南一带宾兴是较为普遍的,如徽州,各个宗族在家规族法上均有兴办族学、资助族中贫困子弟读书的条文。但在被视为“荒服陋区”的贵州,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普安州志》称:“贵州一省,极在边荒,苗僚杂处,民不知学。”只好在屯军中选补学生,但“军士疲惫,为父兄者多不能自救,子弟日求衣食,尚有不给”,想要让他专门读书,实在太难了。况且要去赴考,路途遥远,费用也无力筹措,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中国科举博物馆赶考举子雕塑 图片来自网络
吴倬曾一度任提学副使,为解决普安州教育上的实际问题,他认为应遵先训,勿以善小而不为,于是“特为设一小计措”,想法筹措了资本银一百七十五两,借给本卫殷实之家,定期收取利息,作为学生学习和赴考的费用。本金中,一百两的利息用于奖励,七十五两的利息用于路费补助,而且建章立册,分人掌管监督,责任落实到人,避免营私舞弊。还对奖学名额以及新老生员、举人每人补助灯油费和路费多少,都作了详细规定,并刻石立碑。这就是《普安州志》所说:“置宾兴而士怀其德”。
左:徐霞客 右:蒋宗鲁 图片来自网络
徐霞客在说明普安州的文运时,列举了两个人,一是蒋宗鲁,字道父,明世宗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举人,次年进士,官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在任云南巡抚时,明世宗宠用奸臣严嵩,为修建大殿,下令叫云南采尺寸巨大的大理石,限期运至北京。蒋宗鲁深知采运之艰难,犯颜直谏得罪严嵩而告老还乡。另一位是王祚远,字无近。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举人。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晋尚书,明熹宗朱由校专门赐诏嘉奖。以官职大小论成败,可能有些偏颇,不过试想一下,在普安州那样偏僻的地方,能冒出两个省部级官员,也是很不容易的了。
我们当然不能过高估计吴倬置宾兴银的作用,但至少可以认为,这样的实实在在的举措,从解决最实际的问题入手,对当时普安州的教育肯定有相当的推动作用的。因此,明代普安州能出十一个进士,文运“非他卫可比”,也就不难理解了。
有人可能认为,吴倬的这一举措并不稀奇,在外省屡见不鲜,嗣后,在贵州,嘉靖年间任提学副使的万士和,隆庆年间任提学使的冯成能,都采取过类似的措施。到了清代,这种方法已是普遍采用了。但正如汤冔在《表贤祠记》中,谈到吴倬置饷田解决驿站军役的报酬问题时所说:“夫前乎公者,未必不贤于公,后乎公者,未必不加惠于吾人也。譬如荒垦,而畚梮之功,实公依始。”
箭头所指为油榨街原表贤祠 图片来自网络
延伸阅读: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40年考察撰成的260多万字(遗失达200多万字,只剩下60多万字),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吴倬(公元1468年前后在世),字克大,明代浙江淳安人。成化戊子(1468)乡荐举人,登乙未(1475)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员外郎,巡抚都御史,贵州按察佥事,后升云南按察使。贵州将吴倬入表贤祠,淳安入乡贤祠,并为其建牌坊,诰封赠通义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