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意渐浓,茶树添新。眼下正值夏秋茶采收的时节,贵州各地通过改进加工工艺、拓展销售渠道等,提升夏秋茶品质与效益,让以往的“低质资源”变成了“黄金叶”。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11万亩茶园陆续进入秋茶采摘期。在龙泉镇马寨茶园,自动采茶机大幅提升采收效率,也提高了茶农收入。采茶工人王阿娜告诉记者,他们一个早上能采茶得四五百斤,一天能赚200元钱。
基地负责人叶彬彬介绍,秋茶可以采两道,一道可以采28万斤,产值大概是56万元。
今年,丹寨县干茶产量预计有6700余吨,总产值12亿元以上,其中秋茶产值约3亿元。
“我们将强化技术指导与绿色加工体系建设、推广机械化生产与规模化加工、拓展产业链与市场多元化布局等重点环节,推动秋茶从‘低值资源’向‘增效引擎’转变,推动茶产业从‘春茶依赖’向‘四季均衡’转型。”丹寨县茶叶发展中心主任龙永胜表示。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大河镇,茶叶采收期从2月底持续到10月初,全年可采摘8至10轮,年亩均产值突破万元。茶农张仁胜开心地说:“今年我家种有30亩茶叶,平均每亩收入1万多元,今年已收入30多万元。”
茶叶产业的长周期发展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采茶工每天可采摘二三十斤鲜叶,收入两三百元。今年,三都县茶叶种植面积超13万亩,带动2.1万余户茶农年均增收超2万元。
在产茶大县——遵义凤冈,夏秋茶稳稳接过接力棒,成为当地延伸茶叶产业链、助农增收的关键支撑。
在这家茶业公司的生产车间,智能分拣机精准筛选原料,色选设备逐片剔除杂质,工人们正严格按照出口标准赶制海外订单。今年1至8月,公司营收突破2900万元,产销率达80%。
据公司生产负责人何茂浩介绍,今年他们针对海外市场口味对拼配配方进行了优化,成品茶的醇厚度和风味都不错,“目前我们的产品主要出口到乌兹别克斯坦、摩洛哥等国际市场,深受海外客户认可。”
截至目前,凤冈县已累计建成茶园50万亩,茶产业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来源:黔东南融媒 丹寨融媒 潘蝶 莫昌怡 黔南融媒 三都融媒 安金山 凤冈融媒 邓邦英 谭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