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安顺食单丨包粽子,过端午,应季更宜品鲊肉

动静原创撰文:李择红
1622942820
积分商场

“贵阳的穿着,安顺的吃喝”。安顺是个爱吃、会吃、喜好研究吃的地方,这里美食多元丰富,酸甜苦辣咸每种口味都有赠君一份食单,享最真安顺乡土滋味。

粽与鲊

时候渐近端午,虽连日骤雨,亦洗不淡安顺背街小巷传来的浓浓粽叶香。

和全国多地一样,安顺人亦喜在端午节食粽子。不过,讲究吃喝的安顺人,似乎并没有花多少心思在粽子上。

安顺粽子摊

记得小时候,安顺的粽子只有两个口味。其一,是取两片新鲜的粽叶(多为竹叶)卷成圆锥状,填入事先泡好的本地糯米,不断压实,用稻谷草将粗的一端包裹成三角形,上甑蒸熟即可,是为白粽。这种粽子的好处,是可以尽情领略纯粹的粽叶和糯米香,但多吃几个,不免有些寡淡;或将之蘸白糖吃,口感亦失之简单。不过多数安顺人还偏偏就好这个味,在物流高度发达,什么地方什么口味的粽子皆可轻松买到的今天,这种最简单的白粽仍然牢牢占据安顺人粽子消费的主流。

还有一种,是用草木灰(谷草灰)水来泡米,加油盐,再如前法泡制,是为灰粽。食用草木灰,在江南是很悠久的传统。推测安顺的灰粽,似也应是明初江南的移民带来的。灰粽满是草木灰的清香,亦可口,且因含碱,可以中和消化糯米所分泌的胃酸,食之不会“烧心”。但不管是白粽还是灰粽,食材的单一,决定了早先安顺粽子在口感层次上的单一。

1982年寒假,父母带我外出探望亲友;这也是我第一次出省,第一站是到柳州探望母亲的幺舅,我称之幺舅公。火车到站,天已黑尽,幺舅公急急领着我们回家;放下行李,略事梳洗,便将我们领至客厅。客厅的茶几上,摆满了菜肴,正中是一个偌大的长盘,一个长方形的粽子安居其上。我有些纳闷:粽子还有这样包的,有这样大?幺舅公解释道,这叫枕头粽,在柳州,端午和春节都会包来吃。待到粽叶揭开,我眼睛差点掉了下来——随着筷子拨弄,排骨、熏肉、板栗、绿豆渐次呈现,这还是粽子吗?当日具体的口感,早已记不清了,只知道,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粽子。

黄山归来不看岳,回来后,从此失去对白粽和灰粽的兴趣。多年后,安顺粽子的品种也开始渐渐丰富起来,板栗、鲜肉、腊肉,不一而足。其中佳者,口感确实不错(手工制作的粽子,大致而言,口感均较批量生产的“伍芳斋”等名粽为佳),无奈不喜食粽子的习惯一经养成,实在很难改变。无论粽子如何好吃,我均只是应个节气,浅尝辄止;连母亲都说,你有点辜负端午。

所幸,在安顺,应节气的美食除了粽,还有鲊。

同粽一样,鲊也是有悠久传统的食物。东汉刘熙《释名》有载:“鲊,菹也,盐、米酿鱼以为菹,熟而食之也。”所谓“菹”,即腌菜。结合字形,可以认为,早期的鲊,专指用盐和米制作的腌鱼。据我有限的阅读,至迟到唐代,“鲊”开始不再局限于鱼,段成式《酉阳杂俎》有载:“安禄山恩宠莫比,其赐膳品,月有野猪鲊”。再后来,鲊的种类日渐繁多,如《吴氏中馈录》中记有蛏鲊、胡萝卜鲊,《事林广记》中记有海棠鲊、玉钩鲊、清凉虾鲊等,倘专门考证,可以做一篇大文章,在此不赘述。而鲊的含义,也从腌鱼、腌制食品,扩展到指用米、面等加盐和其他作料制作的菜。

安顺城中食用的鲊,专指小米鲊。此菜非安顺独有,贵州多地皆食,据说是贵州十大名菜之一,系用贵州自产的糯小米泡发后,搭配五花肉,以红糖和盐调味,上锅蒸制而成。此菜软糯弹牙,别有风味;然因偏甜腻,迩来在安顺人的餐桌上和各餐馆中已很难看到。此外,小米鲊一年皆有,非时令菜也。

小米鲊

前面说的应季之鲊,我是在成为旧州女婿之后才吃到的。

记得婚后回旧州过的第一个端午节,丈母娘做了一桌子菜,其中有一大钵,呈土黄色,看起来有点像我之前在四川吃的粉蒸肉,然色较粉蒸肉为淡。因询之以名,丈母娘说,你先试试。拈了一块入口,绵软弹糯,亦类粉蒸肉;再细品,发现别有一股平和而幽雅的香味在。这香味并不浓烈,但自带风范,在其提领下,米香、肉香、酱香、花椒香交替呈现,互为补充;一块下肚,余香满口,回味清新悠长,实在是我多年没遇见的美味。

旧州鲊肉

丈母娘乃言,此菜就叫鲊肉,流行于屯堡村镇,一般多用五花肉制作,旧州人更讲究些,要用猪肘肉,以其皮更香糯,而瘦肉更为化渣。以下略陈做法:

将本地所产之糯米和大米,按一比三的比例混合,掺入少许新鲜花椒粒,入锅用中小火慢慢炒制;待米香绽发,米粒变成淡黄色时起锅凉透,再用机器打磨成粉,是为鲊面。讲究的人家,鲊面要用石磨慢慢研磨。

取猪前肘去毛去蹄去骨,连皮带肉,切为寸许小块,用盐、酱油、姜腌制十几分钟,再加适量的水和鲊面拌匀码好,放入新鲜花椒叶,入蒸锅用旺火蒸一个半小时左右即可。

且慢,似漏了些什么,先前所述那股平和而幽雅的香味在哪儿呢?丈母娘带我到蒸锅边,揭开锅盖,一束叶子安静地躺在鲊肉上。这叶子我倒认识,是鲜茴香叶,只是没想到能这么用!有了它的加持,旧州鲊肉虽用料简单而全不腻人,清新脱俗,格调更在用郫县豆瓣酱和多种香料调味的粉蒸肉上。

刚蒸好的鲊肉

关于端午节食用鲊肉的说法,有好事者或曰起源于朱元璋调北征南,我觉得过于穿凿,还不如我丈母娘的解释来得透彻——这就是道时令菜,一来鲜茴香叶和鲜花椒叶长得正好;二来端午节刚忙完插秧,正需进补和放松。今天,鲜花椒叶采摘后可以放冰箱冷藏;借助快捷的物流,鲜茴香叶亦随时可以在网上购买,不独端午,逢中秋、春节等节日,旧州人也会做来一快朵颐。

前年,丈母娘突患脑梗,治疗出院后,失去做菜的能力,我因此有很长时间没有吃到鲊肉。去年春节回旧州,妻子的婶婶知我爱吃,特意做了一大钵,并一罐鸡辣子,嘱我带回安顺慢慢吃。

孰料刚回到安顺,疫情防控措施陡然升级,妻儿搬到舅子家与丈母娘同住,独我一人蛰居在家。在那段数着天数过的日子,鸡辣子和鲊肉交替上阵,配面配饭,不但大大减轻了我的劳烦,也给蛰居生活带来丝丝慰藉。我知道,我与旧州鲊肉的缘分是结得更深了。 

鲜茴香叶

转眼间,今年端午又将到来,我下决心一定回旧州过,央婶婶指导,自己做上一回鲊肉,把技能操在手里,与之结个终生缘。

陆放翁有《鹧鸪天》词一首,我极喜欢,因录在后面,就此收煞:

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缈,舻呕哑,酒如清露鲊如花。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