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逛吃贵州丨看过《风味原产地·贵阳》,探店一家提及的肠旺面店,记下观后与吃后感

动静原创撰文:周之江
1625882400

没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难称完满,有机会的话,最好不要错过。在“逛吃贵州”的青绿山水、寻常巷陌,有一个看得见、遇得到、闻得着、吃得上的贵州等你来。

看到眼馋处,便是出发时。

《风味原产地》终于看到了贵阳。

先得讲点背景。熟悉《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的朋友,大概会知道,其第一、第二两季的总导演是陈晓卿——资深纪录片从业人员,也是资深的吃货——我还在混博客的年代,就关注到他的文字,真是好,而且还有趣,譬如,他在《成都,今夜请将我吃伤》里写到:

已经是子夜时分,梁碧波开着他的破吉普带着我们乱转,最后停在了新南门车站旁,马路对面是那家“半边桥胖老妈蹄花店”,他晓得这里是我的最爱。进门坐下,每人一个猪蹄子,白花花的,晃眼。

我有些呆滞,毕竟这已经是我今天吃的第四顿,而且每一顿都那么扎实。

真的很矛盾,一方面,肠胃已经下班了,我再吃只能往胳肢窝放;另一方面,看到眼前用芸豆煨烂的猪蹄,食欲不断膨胀……吃!耳畔响起普契尼的咏叹调《多么冰凉的小手》,一曲未罢,那坨热腾腾的猪手便被我亲吻殆尽。理智啊,你为什么总是这样脆弱?

几年前离开央视后,陈晓卿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和公司,开始“风味”系列的南征北战,我也矢志不渝地一直追踪。

去年开始,得知他率队在贵阳拍摄美食纪录片,包含两个系列,即《风味贵阳》和《风味原产地》。机缘凑巧,跟陈晓卿和他团队的好几位朋友结缘,每个人都很有意思,温柔敬业的同时还闷骚。听他们聊了不少,于是更期待着会把贵阳的吃食拍成什么调调。

专题片《风味原产地·贵阳》截图

上周,《风味原产地·贵阳》终于放出两集片子,分别是《酸汤豆腐》和《肠旺面》,迫不及待地找来先睹为快,甚至还为此充了会员。这对于长期“白嫖”的中年大叔来说,是个难以想象的事情。看完,迅速地做了决定,要去试下程肠旺。

之所以这样说,原因在于,片子里提及的肠旺面店不少,解说词写到:“一碗之内,皆是文章。有人主攻面条,有人精于肥肠,还有人专注血旺。”最后一个,指的便是程肠旺。

专题片《风味原产地·贵阳》截图

而程肠旺在很多贵阳人心目中,已经是一家过时的面馆,虽然照道理说渊源有自,历史悠久,但味道似乎有点过时,而后起之秀又着实不少,反正我是十来年没去过了。执行团队的一位朋友在微信里略带傲娇地说,“看大众点评评论,已经有看了节目去打卡的。”

好吧,我也是其中之一。

周末起早,穿街过巷,不到二十分钟即到,店面依旧,还在龙井路口,走进去打量,格局几乎全无变化,甚至还保留着老式的吆喝,点好面,不给票,由女老板高声告诉后厨,甚至连免青红重一类的“切口”也都保留。

肠旺面

面条上桌,血旺确实跟别家不大一样,特地点得稍稍生一点,即所谓“结皮旺”,处于老旺和嫩旺之间,算是比较中庸的选择。得承认,片子诚不我欺,手艺有过人之处,别家的旺子,要论嫩滑,是稍逊半筹。还有个出色之处,即哨子为自家炸制,跟多数面点直接购买现成的脆哨便有明显的区别,更脆些,且调味也略清淡。总之一碗下肚,确有惊喜,而且不是意料之外,因老派的肠旺面讲究要多些,花头却少些,让我寻回了不少旧时记忆。

实话说,看这集《肠旺面》再加上亲自尝试的感受,真觉得往往对身边熟悉的事物,会有意想不到的忽略和偏见,反正我是在片子里了解不少知识点,比如,肠旺面的面条制作过程中,居然还有鲜为人知的静置一夜过程。再比如,有些店铺还在沿用以肠油熬制辣椒的老传统,几时得空,也要去吃一盘。

截至鄙人写稿,《风味原产地·贵阳》已播出六集,上述两集外,还有《酸粉》《烧烤》《哨》和《丝娃娃》,下几期专栏,待我继续补充观后。

晓卿出品,必属佳作。我查了下,腾讯的评分9.1,还攀上了热搜第一。这倒不奇怪,前面提到的那位团队成员,曾在微信里跟我说到:“我们做调研会从insider和outsider的不同角度去寻找点,同时也想有上帝视角、个人视角的不同层级。不过,每一次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也有很多遗憾和缺失。”

郑重有如此,播出的成绩怎么会不好。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飞宇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