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云话履职这一年|全国人大代表宋水仙:刺绣“活化石”不能“埋”在情怀里,我要让它“走”出山内外

动静原创综合广播
1615248000

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前,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马尾绣的国家级传承人宋水仙在三都水族自治县走村串户,忙着调研马尾绣的传承和保护。近年来,制作马尾绣的人才留不住,这个问题让她忧心不已。中和镇华杨村村民莫永是宋水仙着力培养的马尾绣传承人,但由于在家收入不高,莫永经常外出务工。宋水仙:“她手艺好,她负责当地绣娘的培训。她冬天去广东打工,回来后去采茶,到秋收之后去青海摘枸杞,其实也挺想留她的。”

马尾绣是三都自治县现存最古老而又最具有生命力的原始艺术,被称为刺绣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宋水仙6岁跟随母亲学习马尾绣制作技艺,用情怀坚持着对马尾绣50年的热爱。

上世纪80年代,宋水仙亲眼看到一个外国人花了500块钱就买到一张拥有200多年历史的马尾绣老绣品。“我们的宝贝,可惜啊。所以我尽自己的能力去收集,担心后代看不到老祖宗留下的宝贝。”

随后,宋水仙省吃俭用,走村串寨收集民间马尾绣绣品。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她成功收集近万件马尾绣精品,估价超过150万元。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的宋水仙提出修建“马尾绣博物馆”的建议。“我在会上说,这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有一个马尾绣的博物馆,好好的保存这些东西。”

2019年1月23日,在各级政府推动下,集展览、培训、销售为一体的马尾绣传承保护展示中心在三都建成,上万件藏品有了新家。

自马尾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来,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保护。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宋水仙就带动广大水族农村妇女通过马尾绣发展“指尖经济”,在传承发展马尾绣的同时,也为许多水族妇女增加了一份收入。

马尾绣如何才能传承和保护?宋水仙现在思考得最多是如何激发绣娘们的积极性。随着时代变迁,许多妇女外出打工,部分绝技濒临失传。

现在,宋水仙想把年轻妇女们留在家传承技艺,但却遇到了发展的瓶颈。马尾绣的独特之处在于用丝线缠裹马尾再用于刺绣,用搓好的马尾线一针一线地绣在底布上,勾勒成各种各样的精美图案,而这样费时费工的作品却还无法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宋水仙:“马尾绣非常费功夫,一个花样要绣很久,有的客人不理解为什么卖那么贵。没有固定的订单,不能持续的养活绣娘,绣的人越来越少,长时间下去,无法得到很好的传承。”

宋水仙在思考,如何让马尾绣推陈出新,为市场所接受。她说,乡村振兴,马尾绣也能助一臂之力。三都自治县有约一万个绣娘,做好了马尾绣产业,就能解决至少几千个农村家庭的就业问题。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宋水仙建议做好马尾绣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马尾绣需要市场,这样才能实现‘造血’发展。这就涉及到人才,现在主要是没有人才。所以我建议出台好的政策来支持、鼓励年轻人来保护和传承马尾绣,为马尾绣注入新的活力,要让优秀人才愿意为马尾绣的发展出谋划策,做好马尾绣产品设计、销售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培育起马尾绣的市场,路才能走得更宽。”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

陈久菊

编辑

谢磊 兰杰欣

责编

胡涛

编审

黄蓓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