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千年之变·新时代的贵州人丨凿出天渠创生机(一) 劈山引水拔穷根

动静原创
1600304580

贵州,是一个山地高原占国土面积87%的省份,与山斗,打破封闭与阻隔,是贵州许多地区脱贫路上绕不开的考题。最近,我们的记者了解到,在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有一条当地干部群众于1956年、在悬崖绝壁上凿出的“生命之渠”。这条水渠,在6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在服务着当地群众的生活所需与产业发展。这条渠,为什么非修不可,在哪个艰难的年代,当地干部群众又是怎么样把渠修出来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关注绝壁天渠的故事。

要去看一眼绝壁之上的“卫星天渠”并不容易,随着山势的爬升,脚边的岩石越发陡峭,渠边的路基也越来越窄。百米悬崖的中间,天渠穿山过洞,一抬头就可以看见绝壁上随处都是当年刀凿斧砍的痕迹,而脚下涓涓的清流,正沿着天渠流向耕地和村庄。

眼下,正是镰刀湾村500亩辣椒收获的季节,火红的辣椒里,满是村民们对今年收成的美好愿景。

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镰刀湾村村民说:“一天可以摘100多块钱,一年可以挣一万块钱,家里还种了一亩稻谷,一年收千把斤。”

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宸告诉记者:“现在采摘辣椒是一块钱一斤来算,像他们手脚快的一天可以采200多斤,算下来一天就是200多块钱,我们每个月开工资,要将近4万左右。”

除了辣椒,村里还有蜜柚、葡萄、柑橘等2700亩经果林,600亩的水稻。这些新产业都是“用水大户”,而村里的底气,正来自这条用了60多年的天渠。

种植园区负责人李长勇说:“水源这一块,也给了我们很大的保障。这一片葡萄卖下来卖了好几十万。”

毕节市生机镇镰刀湾村第一书记宋水平介绍:“之前只能种植玉米,红薯之类耐旱的作物,1958年卫星大沟修建成功通渠,村里面的种植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群众吃上了香喷喷的大米饭。近几年来,我们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条大沟还在使用,还在助力我们的产业发展。”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村里的老人至今都记得当年,吃水之难。赤水河虽然就在脚下,但近350米海拔高差,让大家只能“眼望大河喊口干,缸里没有三碗水”。

毕节市生机镇镰刀湾村村民吴文明说:“下雨的时候就用水塘的积水,没下雨的话,有时候要走一个多小时才背得回水,下到大河去背。要尽量节约水,洗脸水、洗脚水都是倒给猪吃没有倒丢,好困难。”

打出一口井,或引进一股水,成了村里几代人的夙愿。为了改变镰刀湾村的困境,1955年,上级部门曾两次派来技术人员计划兴修水利。但勘测下来结论都是:条件太差,打不出井,也引不到水。

转机发生在1956年的春天,再次来勘测的队伍里,一位叫徐荣的技术员在反复查看地形后,坚定地说,这渠能修!希望一闪,当时的公社书记左遗轩立即把群众发动了起来。 

时任公社书记左遗轩的儿子左本辉说:“左遗轩也在跟村民讲这个问题,就是说,十分危险也要去面对,你不去做,怎么会有后面的结果?然后他白天带姓徐的这个老人家上沟勘测,晚上还要回村做村里面人的工作,他说一个外乡人来到我们这里,我们再怎么也要配合他做好这个工作。”

毕节市生机镇镰刀湾村村民左遗朝告诉记者:“有些人说有点危险,不去咯。我是老党员,你不去我就去,要有这种决心,要鼓励群众,给他们做工作,不要怕,一定要把这个沟打完。”

1956年,腊月二十,60多名青壮年在徐荣和左遗轩的带领下,扛起钢钎,拿上锤子,一头扎进大山,在“猴子走路都要打蹿蹿”的悬崖上开始动工。84岁的黄元刚,至今头上还有当年参加修渠时留下的一道伤疤。

毕节市生机镇镰刀湾村村民黄元刚说:“手臂撞到悬崖上骨头破了,我手臂现在都有点弯,额头上血滋滋的往外飙,队友就背我,把我脸上擦干净,到处找土医生,伤好以后又继续打沟了,我们镰刀湾村就是要把这个水打出来。”

经历了辛劳、艰苦、甚至是牺牲,1958年正月初一,主渠长8公里的卫星天渠终于顺利完工!白哗哗的水流第一次从“天”而降,涌入了镰刀湾村。

村民左遗朝告诉记者:“水哗哗地淌起来,我家媳妇都在感叹,把沟一打好我们种田都愿意累死,晚上打起马灯都在种田,要吃大米。”

生机镇修渠引水的事迹很快就传开了,成为了省里的典型。1958年年底,左遗轩受邀到北京参加了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为镰刀湾村捧回了一枚奖章。

时任公社书记左遗轩的儿子左本辉说:“我的父亲的母亲当时做了10个还是20个玉米粑给他背着,穿草鞋走路到燕子沟坐车到毕节,才换了普通的、好一点的衣服,再到贵阳坐火车,20天才到北京,去了北京回来之后,就继续再带着大家把长岩大沟继续打出来。”

来自党和政府的肯定,鼓舞了镰刀湾村,更为周边群众树立了信心,此后的数十年里,改变命运的水利建设,在生机镇各个村寨轰轰烈烈地打响。

毕节市生机镇镰刀湾村村民王正兰唱道:“九百米,两边进,一锤一錾冒火星,打通了卫星法朗沟,人民的生活有信心。

卫星天渠,是生机人用钢钎、錾子凿出来的第一条水渠,它的建成,改写了生机的命运,也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崭新的生机。此后的数十年时间里,当地干部群众又先后修建起了其他九条引水大沟,把荒地变成了良田。欢迎继续关注系列报道《凿出天渠创生机》。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