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与飞天梦失之交臂
他一路坚持
完成从大学老师到航天员的转变
5月29日
中国空间站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
我国首位非飞行员出身的职业航天员
成熟稳重的朱杨柱首次公开亮相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朱杨柱
学习成绩优异
毕业论文优秀
师从钱七虎院士
……
朱杨柱的经历写满了奋斗篇章
↓↓
“上不了天,那就研究上天的东西。”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打小,朱杨柱心中就有一个蓝天梦
中学时代的母校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中学
是飞行员选拔基地之一
学校里配置了一些飞行训练器材
他在学习之余
就热衷练习那些飞行器材
尤其是有高难度
的固定滚轮玩得特别溜
航天梦种子由此埋下
种种原因
他与空军招飞选拔失之交臂
“上不了天,那就研究上天的东西。”
高考填报志愿时
他果断填报了国防科技大学
飞行器系统与工程专业
且不接受调剂
大学期间,他潜心学习专业知识
但还是痴迷于飞行员这个职业
大学同学还因此
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飞天猪”
这也成了朱杨柱现在的微信名
空闲时,朱杨柱会约同学骑行
最远的一次
他从长沙骑行到娄底
花了14个小时
这对体能和毅力都是巨大的考验
难的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从进入科大开始
朱杨柱就未停过体能方面的训练
“因为心里有梦,
我会按照飞行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尝试挑战极限。”
大四那年
得知空军面向大学生
招收飞行员的消息
再次燃起了飞行梦
然而这次,他又留下了遗憾
“我进了复选环节,很多项目也过了,
就差一点点,又与飞行擦肩而过。 ”
朱杨柱参观实验室
朱杨柱并没有因此放弃
他在国防科技大学继续深造
从空气动力学到流体动力学
十年潜心研究
在航天飞行领域
有了深厚理论功底
为他日后成为一名
航天飞行工程师打下坚实基础
“脚踏实地,干好眼前的事”
只要想爬山,就得上台阶
就会有沟沟坎坎的时候
也会有兜兜转转的回旋
毕业后,朱杨柱被分配到某工程大队
给脚手架刷过漆,搭建过工棚
装过暖气,支过混凝土模板
……
第一年,这位曾一直泡在实验室里
研究高科技的高材生
作为实习排长带着一群战士
天天在深山峡谷中摸爬滚打
踏踏实实地在工地上干了一年
坚硬的混凝土
并没有磨灭朱杨柱的初心
一年后,朱杨柱申请去读博士后
这在单位并无先例
鉴于他的优良表现
爱才惜才的大队长拍板通过
就这样
朱杨柱成为大队的首个博士后
师从国家最高科技奖
和“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院士
2017年3月至2020年7月
朱杨柱在陆军工程大学
国防工程学院
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师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和“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院士
在钱院士及其团队的帮助下
圆满完成科研工作
博士后研究期间
获得国家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
主持完成江苏省基金项目
在物理学报等重要期刊
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追梦十余载 终圆飞天梦
科研顺风顺水之时
第三批航天员向相关领域
招收航天飞行工程师的消息
点燃了他少年时的飞天梦
“虽然不能驾驶战机翱翔蓝天,
但是如果能飞向更高更远的太空,
岂不是更加令人向往?
我一定要试一试。”
从层层选拔中,他脱颖而出
朱杨柱成为
中国第三批预备航天员
朱杨柱进行离心机训练
通天之路,从来没有捷径
手控交会对接,被称为“太空穿针”
朱杨柱没有空中飞行经验
刚开始操控起来非常吃力
航天员公寓里
放置了一台
手控交会对接桌面式训练器
课后朱杨柱便在这里加练
经过上千小时的训练
他实现了精准操作
虽然辛苦
但朱杨柱却在训练中找到了乐趣
“我比较喜欢水下训练,
像飞起来的感觉。
训练完回来以后会睡得比较香。
身体会感觉疲惫,
但疲惫没有影响我的发挥和操作。”
2022年6月
朱杨柱入选神舟十六号乘组
“我不是最优秀的,
但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2023年5月29日
在记者见面会上首次亮相的朱杨柱
迎着全国人民期待的目光
他坚定表态
“作为航天飞行工程师,
我将在指令长的带领下,
完成好空间站组合体的
日常使用、维护和维修任务,
开展好载荷照料和实(试)验工作,
确保空间站更加高效、稳定、
安全、长久地运行!”
“舍小为大守初衷,天地一同”
家庭是朱杨柱最坚强的后盾
无论他做什么选择
爱人都坚定地站在他身后
义无反顾地支持他
“舍小为大守初衷,
滴水穿石心如常,
天地一同。”
入队一周年之际
朱杨柱写下这段感悟
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上午
神舟十六号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而这一次
浩瀚太空也将
见证他的初心和梦想
不舍追梦十余年
朱杨柱终于“飞”向太空
致敬,祝福